第三百二十四章:乘風破浪(2 / 3)

鄭和手指前方左右遠處一艘艘大小船隻,說道:“咱們的船隊雲帆蔽日而來,倉促靠岸下加之言語不通,恐生誤會。你忘了在占城之時,那國王率手下官員來降的事了?”

王景弘聞得鄭和這般說,陡然回想起來昔日船隊迫近占城港口之時,占城國王見得海麵上巨艦壓迫而來,竟以為大明軍隊攻伐而至,倉皇率眾來降的情景,不由得甚是好笑。

黃昏日落,一艘艘停泊在海灣外的明軍船隻上漸漸飄起了炊煙。而此時作為大明船隊旗艦的寶船之上,寬闊的船艙中,以主使鄭和,副使王景弘,都指揮侯顯以下一眾官員卻是麵沉如水,正襟危坐,聆聽渾身浴血的明軍指揮唐敬,王衡訴說率部下在麻喏八歇國遇襲之事。原來他二人率領三百餘名士卒登岸後不久,莫名其妙受到一夥蠻兵攻擊,寡不敵眾下加之很多士卒歡天喜地登岸之時並未攜帶兵器,倉促之下隻得退回海上,仔細清點之下發現麾下士卒被殺一百七十餘人。鄭和心知麾下的都指揮,指揮,千戶等將校多有久經沙場的悍勇之輩,未免失態進一步失控,當即傳令一眾將校齊聚在自己的座艦上議事。

身穿甲胄,一臉精悍之色的指揮林子宣待得唐敬話音一落,再也按捺不住性子,跳起身來朝鄭和躬身道:“主使大人,昔日陛下命我大明船隊出海,意在耀兵異域,使得海外蠻荒小國臣服,今日我大明官兵無端被襲,敢請大人調撥五千士卒予末將,為我大明水師報仇雪恨。”其餘眾人也盡被此事撩起了戰意,紛紛站起身來請戰。

一時間,船艙中群情激憤,充斥著喊打喊殺之聲。鄭和畢竟昔日在靖難之戰中也是見慣了千軍萬馬的陣仗,見狀依舊表情沉靜,微微沉吟後站起身來,指了指艙口外逐漸昏暗的天色,沉聲說道:“今日天色已晚,我軍地形不明下貿然登陸出擊,恐又落入敵軍伏擊。今夜眾將留在本船歇息,明日探明水路後,再擇機出戰。”說到這裏,略微一頓後麵露肅殺之色的冷冷說道:“今夜若有擅自登陸廝殺者,當依軍法處置。”

一眾明軍將領多有久經沙場之輩,雖則恨不得當即率軍複仇,也知曉天色昏,地形不明下貿然出戰實為不智之舉,也隻得按捺下報仇雪恨之心,紛紛躬身領命。

海風凜冽,明滅搖曳的燈火在漆黑一片的大洋之上,猶如銀河中繁星點點。海浪衝擊在船身之上,發出陣陣悅耳的聲音,猶如瑤琴奏樂。鄭和矗立在船舷一側,卻是心潮起伏,他深知兩萬之眾的大明將校士卒,或許明日便要在自己一聲號令下和那些素未謀麵的島國之人殺得血流成河,北京城下擊潰李景隆大軍,屍橫遍野的往事曆曆在目,心中如墜重鉛。

第二日天明之後,一艘艘明軍船舶在旗幟傳遞的號令下,逐漸朝爪哇島上麻喏八歇國的港灣外迫近。

遙見港灣外的海麵上一艘艘艨艟巨艦小山般壓迫而來,一副大動幹戈的開戰架勢,島上的麻喏八歇國當即人心大亂。昨日命手下士卒伏擊的麻喏八歇國西王此時眼見大禍便在眼前,當即手忙腳亂的命一個膽大的官員帶了數個隨從,坐船出海,朝著鄭和的艦隊而來。

矗立船頭,遙見一艘小船隨波蕩漾著而來,顯見得對方有人出使而來,已然身穿甲胄,腰懸長劍的鄭和麵上雖則波瀾不驚,內心之中卻頗有如釋重負之感,他實在不願此次大明船隊首次遠洋之際,便莫名其妙的激起刀兵之禍,搞成血流成河的局麵,既然對方輕舟而來,那即是說明對方希望和談,事情還沒惡化到非得一戰的局麵。念及於此,鄭和當即命麾下軍士傳下號令,命前方的寶船不得向敵船開炮,將來人帶到自己座艦上相見。大明水師一眾官兵雖則個個磨刀霍霍,欲得統帥一聲號令後便即衝上岸去大砍大殺一番,卻也深知鄭和軍令之嚴,也就在一眾都指揮,指揮,千戶的勒令下按捺住了性子,以小船引導敵國來使坐船朝鄭和的旗艦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