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乘風破浪(3 / 3)

約莫個把時辰之後,眼見對方小船駛近,王景弘心知鄭和有和談之意,當即轉身下到船艙,將來自占城的數個商賈之輩帶到了甲板之上。原來大明的船隊雖是初次到此,占城往昔和這個小國卻不乏商賈之人駕船來往行商。鄭和的艦隊停靠占城之時,便有十數個占城的大膽商賈貪圖大明船隊氣勢磅礴,絕非普通海盜可以輕易招惹,請求鄭和將自己順路帶來此處做買賣。鄭和念及對方熟悉航線以及此處語言,風俗,便即應允下來。王景弘此時將他們喚出,卻是以作翻譯之用。

眼見對方一行六人的使者盡數五花大綁下給押送到麵前,鄭和不動聲色的朝那些如狼似虎的明軍士卒揮了揮手,沉聲言道:“兩國交戰,尚且不斬來使,給他們鬆綁。”

幾個使者自一艘艘小山般的寶船側駛過,已然頗為膽寒,上得鄭和巨大無匹的旗艦後當即給那些如狼似虎的明軍士卒不由分說揪將過來,捆得紮紮實實,本以為必死無疑,駭得人人麵青唇白。此時聽得那些占城商賈翻譯對方的話,又去了身上繩索,顯見得對方並無立即痛下殺手意思,這才逐漸穩下心神。

一番盤問之下,鄭和王景弘等人這才明白了昨日大明官兵上岸後突遭伏擊,純屬一場誤會。原來這麻喏八歇國雖則不過數萬人口,數月來卻是連連內戰,各有西王,東王帶著手下兵卒廝殺,爭奪名正言順的王位。昨日西王得手下稟報,數百個奇裝異服的青壯漢子乘船而來,以為是死對頭東王哪裏找來的援軍,抱著先下手為強的道理當即衝殺而來。

鄭和聞聽占城商賈翻譯,知曉對方數人似乎官職不低,卻也不以為意,不願再聽對方絮絮叨叨的賠罪之意,當即冷冷說道:“本官此次率領船隊出海,乃奉我大明皇帝陛下旨意,意在交好海外諸邦,本無意妄動刀兵,以致生靈塗炭。然爾等不問青紅皂白,殺我士卒,事關兩國交戰之事,非你等可以做主。若是貴國西王不願和我大明開戰,便請於今日黃昏前登船商談,否則明日本官便要親自率軍登岸,與貴國東王合兵一處,前來拜訪西王了。”言罷不再囉嗦,吩咐手下士卒送上小船返回。

一行使者眼見巨大無匹的寶船甲板之上,一眾明軍將校士卒個個目露殺氣,遊目四顧下更見得海麵上數之不盡的大小戰船,深知鄭和雖則說得客氣,卻絕非虛言恫嚇,當即唯唯諾諾的離船返回,向自己的王上稟明此事去了。

西王聽聞手下回報,得知大明的船隊遮天蔽日而來,至少有兩萬以上的青壯戰力,這才知道昨日犯下了極其可怕的錯誤,若不極力補救,隻怕難逃殺身之禍。當即命手下在王宮中七手八腳的收拾珊瑚,珍珠等奇珍異寶,帶著手下一眾官員乘船出海,來向大明的使者請罪。原來他雖號稱麻喏八歇國西王,和東王廝殺數月後,手下青壯之輩和老弱病殘加在一起也不過兩三千之眾,如何可以抵擋得住對方兩三萬之眾?更為可慮的是鄭和言辭鑿鑿,若是自己不登船請罪,便要與東王合兵一處,前來攻殺自己。想那東王向來將自己視為眼中釘,肉中刺,豈有拒絕強援,錯過這個天賜良機的道理? 財寶雖好,那也須得留下命來才有用處,老命要緊,也顧不得那許多了。

碧波蕩漾的海麵上,西王眼見那些桅杆高聳,打造極為堅實,巨大無匹的戰船上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的盡是一個個手舞刀劍明軍士卒,橫眉怒目者有之,指點大笑者有之,心中更是忐忑不安,也不知一個什麼樣的國度,居然能搞出一支這般氣勢磅礴的船隊,遠渡大洋,航行至此。若以船隻兵力而論,隻怕那個縱橫大海之上,令許多島國談虎色變的海盜頭子陳祖義,也未必能與之匹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