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阿珍話雖然比從前少了,可工作卻仍然像往常一樣認真負責,甚至做得比以前更好。除非別人問起,否則她從不主動提自己即將離開的事情。就算談起,她每次都說是自己做得不夠好,能力欠缺,是自身原因,不是公司的問題。很多同事都深感惋惜,就要失去這樣一位善良的好同事。阿珍卻反過來安慰別人,說自己會盡量做得更好一點,給大家留下一個好印象,將來再見時大家還會是好朋友。有時阿珍也會開玩笑說,哪怕自己離開了,也要帶走大家的心,讓大家想著自己、念著自己。
月末那天,阿珍處理完手邊最後工作,才開始收拾私人物品,準備離開。此時人事經理把她叫去,公司高層經過考慮,她可以留下繼續在公司上班。這很讓阿珍感到意外,原來這最後一個月裏,包括她的主管在內,都在向上反映阿珍是位難得的好員工。她認真敬業,在明知要離開的情況下,仍舊是盡心盡責去做好每件工作,這非常不容易,希望上司能慎重選擇。這些意見反映到了老板那兒,最終阿珍得以留任。
職場上類似小美的人很多,阿珍這樣的員工卻不常見。這也是為什麼阿珍能留下的原因所在。許多人寧願多花心思,想著怎樣偷奸耍滑,少做點事,也不願多用點腦筋去想辦法盡可能讓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他們常常自作聰明地以為自己占了便宜,騙過了領導,其結果卻往往是聰明反被聰明誤。每個人都清楚,晉升與獎勵,終究不會留給那些不負責任的員工。
漠視責任,玩忽職守,不僅會給別人,給企業帶來危害,也會對自己造成不良後果。工作就是責任,對工作負責,其實就是對自己負責。每個人都應該將責任意識深植於心,因為有了責任意識,我們才能讓自己的表現更加卓越。責任感並不容易形成,主要是體現在很多細枝末節的小事中。舉個簡單例子,上班時間快到了,可你卻還賴床不起。如果你有責任意識,你就可以問自己,盡責了嗎?很多時候,對自己的慈悲就是對責任的侵害。
工作就意味著責任,沒有不需要承擔責任的工作。著名的計算機芯片製造商英特爾公司的老板格洛夫,曾在某大學的演講中,說過一段話,值得人們反思。
他說:“無論你在哪兒工作,都不要把自己當成員工,而是應當把這公司當成你自己的。自己的工作自己掌控,沒有其他人可以掌控,因為這是你自己的事業。你每天都在和成百萬的人競爭,你必須不斷提升自己,增強自己的優勢,學習新的知識,適應不同的環境。從事任何的工作,都應該虛心去學習,了解新事物,掌握新技能,隻有這樣,你才能取得進步,才不會成為失業統計數據裏的一個數字。而且,一定要記得,從周一(現在)就要啟動這套程序。”
客觀地說,格洛夫的話是對員工的真心話,道出了一個老板對員工的真心期待。那麼作為職場一員,我們也就必須意識到:工作即責任,既然已從事了一種職業,選擇了一個崗位,那就接受它的全部。忠誠於它,對它負責,不斷提升自己,這其實就是對自己的負責。
隻為成功想辦法
大多數人在做某件事,結果不成功或者被批評的時候,總是會找種種借口告訴別人,因為他害怕承擔錯誤,害怕被別人笑話,或者隻是想得到暫時的輕鬆和自我解脫。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借口不僅是一個掩飾弱點、推卸責任的“萬能器”,還是一張敷衍別人、原諒自己的“擋箭牌”,容易扼殺人的創新精神,讓人消極頹廢。它更是一劑鴉片,讓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去品嚐它,逐漸地讓你變得心虛、懶惰,遇到困難就退縮,最終喪失執行的能力。
一個總是為自己找借口的人,在工作中永遠得不到同事的信任,在社會上永遠得不到他人的認可和尊重,最終隻會成為一個一事無成的失敗者。所以,要想走向成功,第一要義就是,停止為自己找借口,不找借口,其根本就是把“責任”這兩個字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隨意甩給別人,或者歸於客觀因素。
美國西點軍校裏有這樣一種廣為流傳的悠久傳統,就是遇到軍官問話,隻有四種回答:“報告長官,是!”“報告長官,不是!”“報告長官,不知道!”“報告長官,沒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說一個字。“沒有任何借口”是西點軍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如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西點軍校培養學員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學會適應壓力,培養他們不達目的不罷休的毅力。它讓每一個學員懂得:工作中是沒有如何借口的,失敗是沒有如何借口的,人生也沒有如何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