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磚五國”服務貿易合作發展的比較分析(2 / 3)

二、 “金磚五國”服務貿易國際競爭力分析

通過不同指數測算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並進行比較分析,不僅體現各國在服務貿易方麵的綜合競爭力大小,也可以進一步了解“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發展的總體水平。

(一)“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分析

基於服務貿易比較優勢指數(CAI)的分析,從表2可以看出,“金磚國家”中,除了印度服務貿易近幾年具有較弱的競爭優勢外,其他4個國家競爭優勢指數均為負,說明服務貿易缺乏競爭優勢。而競爭優勢指數強弱主要取決於是順差還是逆差。由於印度在2004年之後呈現順差,表明印度的服務貿易從缺乏競爭優勢轉變為具有一定競爭優勢,競爭優勢有較大幅度提高。中國雖然一直處於競爭劣勢,但其競爭優勢指數在不斷提升,有逐漸好轉之勢。俄羅斯和巴西服務貿易的競爭優勢趨弱,10年來兩國平均競爭優勢指數分別為-0.23和-0.22。可見,“金磚五國”成員國的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都不強。

基於服務貿易顯性比較優勢指數(RCA)的比較分析,RCA>2.5表示具有極強的競爭力,1.25

可見,RCA指數和CAI指數分析結果基本一致,除印度具有相對較高的競爭力外,其他四國競爭力均處於較低水平,而服務貿易競爭力狀態基本上反映了各國服務業的發展水平。

(二)“金磚五國”服務貿易行業競爭力分析

表4反映五國主要行業的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指數(CAI),數據顯示“金磚五國”各成員國的行業競爭力存在差異。從指數上看,幾乎所有行業都不具有競爭優勢,即使有的指數為正數,也顯示競爭力較弱。“金磚五國”產業結構調整的任務艱巨,也進一步說明各國間如果進一步提高服務貿易合作程度,使各國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基礎上,更加有利於提升那些具有比較劣勢服務行業的發展水平。與發達國家經濟體相比,“金磚五國”大多在一些傳統服務貿易行業,如運輸、旅遊和建築服務上具有比較優勢,而在一些包含資本、技術以及知識的現代服務貿易行業,如金融、保險、專利及特許等方麵並不具有競爭力。

在經濟全球化繼續深化發展的情況下,調整和深化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服務業,並進一步提升服務貿易競爭力水平,是“金磚五國”的共同選擇。同時,“金磚五國”近年在服務貿易方麵的發展,也說明在服務貿易發麵具有較大的發展潛力,服務貿易越來越成為“金磚五國”經濟發展進程中新的增長點。

三、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服務貿易合作的基礎

(一)中國與印度服務貿易互補合作基礎

中國出口服務貿易綜合互補指數小於印度,表明由於中印在不同服務行業的競爭優勢存在較大差異,中國出口與印度進口的吻合程度小於印度出口與中國進口的吻合程度。比如,中國運輸業的優勢不斷增強,說明中國的出口運輸更能滿足印度的進口需求。同樣,中國的旅遊出口與印度進口更加吻合,但是由於互補性指數均小於1,說明在旅遊方麵中印兩國的競爭性大於互補性。而在其他服務項目上,說明了印度出口滿足了中國的進口,印度比中國具有更大的比較優勢,表現出較強的貿易互補性。由於計算機與信息服務是印度最具競爭力的服務部門,使其成為與中國互補性最強的服務項目。根據對中國和印度服務貿易行業結構以及互補性指數的分析,中國和印度未來在服務業領域的合作將是軟件服務業、保險服務等,在運輸、旅遊等傳統服務產業上,中國出口的互補指數大於印度出口的互補指數,也存在較大的合作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