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磚五國”服務貿易合作發展的比較分析(1 / 3)

“金磚五國”服務貿易合作發展的比較分析

服務貿易

作者:李惠茹 劉育謙

黨的“十八大”報告明確指出,要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大力發展服務貿易。這既有利於中國貿易發展模式的轉變,又適應以服務業為主的國際產業轉移的大勢,所以,服務貿易將在中國國際經貿活動中的比重日益提高。“金磚五國”作為新興經濟體的典型代表,各領域均存在較大發展潛力,在密切加強“金磚五國”間經貿往來中,推進“金磚五國”服務業及服務貿易的發展,也是“金磚五國”經濟結構調整和貿易模式轉變的要求和體現。

一、 “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發展狀況的比較分析

(一)“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發展規模的比較分析

“金磚五國”的服務貿易經曆了一個快速發展過程:服務貿易總量從2000年的1252.80億美元到快速增加到2010年的9604.97億美元,11年間增長了近7.6倍;服務貿易出口額由2000年的695.91億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4234.01億美元,增長了約6.1倍,占全球服務出口總額比重也由2000年的4.38%提升到2011年的11.23%;服務貿易進口額由922.17億美元增加到5370.96億美元,增長了約5.8倍,占世界服務貿易進口總額的比重由6.33%提升到10.89%。2011年,“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的出口和進口增長率均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或3倍以上。可見,“金磚五國”對世界服務貿易的發展貢獻日益凸顯。“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各個成員國經濟發展和各國經貿往來的不斷加強。從表1可見,“金磚五國”的服務貿易整體處於不斷增長的過程中,其中,中國的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均高於其他四個國家,2011年占世界服務貿易約6.1%,印度占世界服務貿易約3.7%,即從總規模和世界占比上均高於印度。

但是,“金磚五國”的服務貿易仍然以進口為主導,其服務貿易競爭力還比較弱。從表2可見,除印度自2004年由貿易逆差轉為貿易順差外,其他國家的服務貿易仍然保持貿易逆差狀態,且逆差還在逐步擴大。其中,2011年中國服務貿易的逆差規模最大,除南非外,其它國家差額增長速度也不小,差額的增長規模也較大。

(二)“金磚五國”服務貿易結構的比較分析

從服務貿易出口結構來看,中國主要以運輸業、旅遊業、建築業出口為主;俄羅斯的運輸業、建築業服務出口仍然相對較強;印度的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出口優勢最為顯著,說明印度服務貿易發展主要依賴於計算機信息技術服務貿易的發展;南非旅遊服務出口競爭力最強。從服務貿易進口看,五國運輸、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進口比重相對較高。實際上,“金磚五國”服務貿易進口與服務貿易出口結構相似,均表現為運輸、旅遊和其他商業服務的進出口貿易比重較大,即以傳統服務貿易為主。如果進行中國與其他金磚國家的比較可見,中國和俄羅斯的傳統服務貿易要比現代服務貿易有優勢,同時,俄羅斯運輸服務貿易比中國更具比較優勢;而中國的旅遊服務貿易具有比較優勢,中國旅遊業競爭優勢與印度在信息業上的絕對競爭優勢相當;巴西的傳統服務貿易占比低於中國,相對而言,其競爭優勢比較弱,而現代服務貿易相對競爭優勢較強;中南之間表現為南非對傳統服務貿易項目的需求大於對現代服務貿易需求。結合南非國內的發展特點和兩國在服務貿易方麵的比較優劣勢,基本體現中南服務貿易擁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總體而言,上述分析充分體現“金磚五國”在建築、金融、文化、通訊、計算機和信息服務業等行業存在相互貿易需求的發展潛力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