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外關於鞋業的論壇或大型會議中,奧康集團董事長王振滔一直在為中國鞋企的權益而積極爭取。2006年5月,王振滔代表百家鞋企發表的《重慶宣言》,以及同年6月在西班牙鞋業論壇中作的專題演講,都表明了中國鞋企抗爭歐盟不公平貿易待遇的態度和決心。奧康的積極應對舉措,成為中國鞋企的一麵旗幟。
(二)依靠政府部門和第三方獨立機構的公信力
在訴訟過程中,相關的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同行都給與奧康大力的支持和幫助。在六年的抗辯過程中, 2006年5月,商務部支持並組織中國鞋企的抗辯團,參加了在布魯塞爾舉行的“對華鞋產品反傾銷聽證會”; 2007年1月,中國皮革協會副理事長發表了“中國鞋企應對貿易壁壘北京聯合宣言”,呼籲製鞋企業聯合起來,積極應對國外不公平貿易壁壘。2007年3月,中國商務部進出口公平貿易局在北京舉行了中歐貿易官員貿易救濟工具問題研討會,這是中歐雙方首次就歐盟貿易救濟措施問題展開的對話;2010年4月,商務部上訴世貿組織,請求WTO成立專家組,協調解決這場不公正的貿易爭端,這些努力都為後來的勝訴奠定了基礎。此外,工業行業協會也在信息搜集、組織聯係以及對外交涉等方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熟知歐盟法規和反傾銷規則
奧康在應訴過程中不斷學習歐盟相關法規和反傾銷規則,並在實戰中加以運用。按照歐盟規則,在終裁之前中國鞋企進行的是“無損害抗辯”,也就是證明歐盟鞋企的衰退與中國皮鞋出口並無直接關係。在2 0 0 6年6月的西班牙鞋業論壇上,王振滔提供了一係列信息和數據,充分證明製鞋行業是中國市場化程度最高的行業之一。同等價位的皮鞋,在巴西的價格比中國鞋的價格還要低1美元左右。因此,中國鞋業並沒有在歐盟市場低價傾銷行為,歐洲鞋企也沒有因為中國鞋的大量出口而受損害和衝擊。相反,中國鞋企和歐洲鞋企還可以發揮各自的比較優勢來進行互補合作,使雙方都可以受益。例如,2003年意大利第一鞋業品牌GEOX就與奧康簽訂了合作協議,奧康成為GEOX在中國的生產基地,全權負責GEOX在中國的品牌推廣、網絡建設和產品銷售。這種歐洲發揮品牌和技術優勢,中國發揮生產和製造優勢的模式,使雙方都能受益。
雖然2006年歐盟委員會在裁定時沒有認可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仍然決定征收反傾銷稅,但是以奧康為首的中國鞋企對歐盟法律及反傾銷規則的熟悉與運用,列舉出的實例和數據,令歐盟內部官員都表示讚許,付出的所有這些努力都為最終的勝訴增添了籌碼。
(四)應訴方法獨特並彰顯智慧
反傾銷勝訴的關鍵主要取決於應訴方式和律師的選擇。奧康聘請了被稱為“反傾銷第一律師”的蒲淩塵作為代理律師。蒲淩塵律師在歐洲生活和工作了22個年頭,成功代理七十多起中國企業應訴外國政府反傾銷案件,是業界資深的國際貿易法律師。2010年,蒲律師團隊代理了中國政府及最大生產商華為應訴歐盟對華無線數據卡產品同時發起的反傾銷、反補貼及保障措施調查,涉案金額達45億美元。經過漫長的應訴,最終迫使歐盟國內產業撤銷調查訴求。此外,在農產品、鋼鐵、打火機等行業均有過應訴國外反傾銷成功的經典案例。在代理過的案件中,蒲律師每一次都能找到突破口和創新。在奧康案一審敗訴兩個月後,蒲淩塵通過閱讀歐盟初審法院的判決書,發現判決有失公允,在法律程序上也有不少瑕疵。奧康在原審行政程序中未被選為抽樣企業,並不屬於歐盟委員會重點調查的對象。歐盟委員會隻是對奧康進行了書麵審理,原審調查中歐盟委員會存在行政程序及法律實體上的錯誤,違反了歐盟反傾銷基本條例的相關規定。獨辟蹊徑找到的法律疑點是本案的突破口,也是最終勝訴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