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集中采購不一定必須依靠企業集團內部來完成,它可以借助第三方的采購能力。例如,團購群體、外包、供應商關係等,在優先考慮采購效率的前提下,公司有可能選擇外包給購買支付共享服務中心,也許是一個跨國購買代理,也可能是本地購買代理合作夥伴。
三、大司庫環境集中采購管理為企業創造價值增長機會
在大司庫環境下,采購和財務聯係得更加緊密。在一個集中采購模式中,跨境交易量日益增加,采購策略更加複雜,對整個司庫管理都有一定的直接影響力,包括現金管理、外彙管理和商品風險管理等。由此可以看到,大司庫環境集中采購管理為集團公司創造了更多價值增長的機會。
(一)稅收套利機會
采購的集中化在直接和間接稅收方麵對企業都有重要意義,這是一種具有不同稅率的不同納稅收入之間的稅收套利形式。跨國企業集團通過在不同國家建立采購公司,其運營模式從組織的管理、流程、技術、稅收和法律層麵上進行全麵統一。利用采購組織在不同區域稅收待遇上的差異,獲得稅收套利機會。例如,如果采購公司位於一個低稅收管轄區,這就可能提供一個相當大的稅收套利機會。
(二)套期保值及貨幣敞口機會
當國際市場商品價格的波動性日益增加時,許多企業會采取更加積極的方法來管理這個風險,有選擇性地建立專門商品風險管理部門,利用套期保值工具,在交易活動中爭取時間以應對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對企業集團來說,投入價格的穩定性和未來價格變化的可知性是衡量采購成功的關鍵。因為穩定的投入成本使企業集團能夠更有效地利用商業活動中的剩餘資金對供應鏈、市場和銷售資源進行計劃和配置。像石油等能源類商品,其投入成本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底層商品和服務,商品市場上的一個小波動都會對這類商品的成本產生較大的影響。
商品風險管理部門麵臨的一個挑戰是管理和處理貨幣敞口數據。隨著采購業務的全球化,采購交易的複雜性會增加。傳統上,在本地采購商品通常是以流通貨幣而不是以功能性貨幣進行交易。這個過程會增加運營的複雜度,包括從子公司收集敞口數據,維持大量的內部套期保值合同,多種貨幣對換等。然而,在大司庫集中采購環境中,通過收集和分析底層敞口和預測數據的強大平台,外彙風險在采購實體中被有效地集中化。這意味著司庫隻需要處理各個實際交易的貨幣敞口和套期保值,簡化了交易過程並降低了交易成本和運營風險,同時也對外彙風險管理運作具有潛在的積極意義。
(三)反向保理機會
許多跨國公司的資本成本低於他們的供應商,因此為反向保理方式提供了一個機會。利用這個財務優勢,公司及其供應商都有利可圖。反向保理也被稱為供應商融資或供應鏈財務,通常要依托銀行,集團公司、供應商、銀行三方整合,在購買支付流程上高度統一,目的是以較少的財務支持來降低供應鏈融資總成本,同時大幅降低供應鏈風險。
綜上所述,集團公司通過司庫和集中采購的緊密合作,在應對挑戰的同時,可以追求財務利益的最大化。集團公司在大司庫環境下進行集中采購的過程中,高級管理層要在充分理解其戰略意義、充分考慮其潛在風險的同時對集團公司的改變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並以新的方式投入工作,還要考慮如何在全球範圍內利用人才,考慮主要的數據管理解決方案及係統依賴性,考慮集中采購、司庫和本地ERP係統的整合等眾多問題。特別是對跨國企業集團,不斷反思商業模式、區域化及全球化集中程度非常重要。大司庫環境集中化采購是跨國企業集團采購業務發展的趨勢,為企業價值增加創建了一個重要的機會。
因此,可以說大司庫環境的集中采購是一個財務運作效率的推動者,也是一個利用司庫平台來驅動企業創新的機會。
【主要參考文獻】
[1] 張瑞君,徐婷芳.企業集團司庫管理的職能構成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0(6):23.
[2] 殷建紅,張瑞君.企業集團司庫管理信息係統淺析[J].財務與會計,2010(11):32.
[3] 李瓊.探討如何通過采購降低成本——以集中采購為例[J].新財經(理論版),2012(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