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美學研究之我見(3 / 3)

(二)會計美學是否可以用於指導會計理論研究與實務

針對學術界一些專家和學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無用論的論斷,筆者不敢苟同。會計美學研究雖然不像其他學科研究一樣有實體感受,但並不是毫無價值。由於會計展現的其內在美與外在美都是來自認識主體對認識客體的主觀判斷,而判斷的標準則會因為認識主體自身的知識水平和經驗閱曆產生差異。因此,會計美不美還需要經過認識主體的審美評判。會計美學應該致力於提倡人們發現會計中的美,並以會計美學的思維來創造美,達到至善至美的境地。會計美學雖然研究對象在學術界並沒有達到統一的認識,但是並不能阻擋人們對會計美學的研究;會計美學研究也並不是空洞無物,虛無縹緲的,它應該是可視的、可感受的。會計美學研究沒必要糾結於是否一定要建立一個完善的獨立的新學科體係,而應該把研究精力放於對該事物的研究是否有助於會計工作的進步、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類文明的進步。會計美學應該作為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實務工作者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動指南,使會計工作者,包括理論研究者、實務工作者和會計準則、法律法規製定者遵循會計美學的原理和一般規律,為會計工作服務,盡可能創造美的感受、美的價值。總之,筆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並不是毫無意義的,而是對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實務有很大指導和促進作用的。

(三)會計美學是否不具備成為獨立學科的條件

30年之久的會計美學研究,學術界依然對會計美學能否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係存在著很大的爭議。雖然,不乏像範春吉、羅勇、於玉林、欒甫貴、張致殿、崔亮等專家學者高聲疾呼建立會計美學的學科體係,並也付出了行動,例如崔亮在其碩士畢業論文中闡述了其建立的會計美學學科體係,但是也不乏像高允斌等質疑建立會計美學獨立學科體係的專家學者。筆者認為,會計美學不具備形成獨立學科的條件。會計美學更多是體現認識主體對於會計美的評價和價值判斷,以及在遵循會計美學一般原理和規律思想下創造美並達到美的境界的一種思維方式和行動指南。學科的建立需要有明確的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研究的思維和研究方法。有些專家學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的對象是會計審美活動、會計活動和會計信息給人們的美的感受和體驗等,但筆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應該作為一種哲學思想和方法論來指導會計理論研究以及會計實務工作。會計美學中體現的會計美更多的是內容與形式之間的關係。會計報表、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恒等式、會計T字賬戶等等都隻是會計研究的內容,而這些內容經過人們的價值評判才可以決定其美還是不美,而美與不美則是一種形式。所以如果將會計審美活動、會計活動作為會計美學的研究對象是否很牽強呢?學術界不應該把過多的精力放在爭論能否建立獨立的會計美學學科,而應該放置於如何使會計美學思想和方法論更好地服務於會計工作,指導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實務工作。

【參考文獻】

[1] 羅勇.會計美學初探[J].四川會計,1994(4):23-24.

[2] 趙麗生.關於我國會計美學研究的若幹思考[J].會計之友,2010(1):117-125.

[3] 吳運友.關於我國會計美學的若幹思考與探究[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2(12):98-101.

[4] 高允斌.會計美學質疑——兼議會計研究中的一種現象[J].四川會計,1994(12):40-41.

[5] 崔亮.會計美學研究[D].天津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