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會計美學研究之我見(2 / 3)

(二)會計美學研究是否存在價值

自從1984年範春吉在《會計與美學聯係淺議》中首次將會計學與美學聯係起來進行研究,至今已有30年了,然而對於會計美學的研究從一開始的趨之若鶩到現在研究成果寥寥無幾。會計美學的研究在學術界各執己見的狀態使得會計美學達不到一致的看法,阻礙了會計美學在我國的研究進程。會計美學研究受到阻礙,其原因不乏有專家學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對於會計的發展毫無意義,隻會浪費研究資源。1994年羅勇在《會計美學初探》中認為有必要將會計美學作為專門會計學科獨立研究,並提出建立會計美學學科體係的初步設想。但這種建立獨立的會計美學學科體係的設想受到來自高允斌(《會計美學——兼議快研究中的一種現象》)的質疑:“會計研究中,一些同誌樂於構建一些新的理論、學科體係而不論證其是否能夠成立,或對其中具體內容不再深究……會計研究因而戰線長、攤子雜、投資大、投入產出比卻不高……讓我們都少搞一點空洞的框架,多做一些堅實的磚石。”因此,對於會計美學研究是否存在價值,學術界也是眾說紛紜。筆者認為,會計美學研究還是有其存在價值的。會計美學研究是否有價值與會計美學能否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應該區別對待。會計美學研究可以指導會計理論和實務向創造美的方麵靠攏,而不必去爭論是否需要建立獨立的會計美學學科。

(三)會計美學是否可以成為獨立學科

從會計美學的提出至今,會計美學研究已曆經30年之久,然而獨立的會計美學學科體係依然沒有建立起來。會計美學能否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體係呢?對此,學術界依然沒有定論。有關專家學者仍然在堅持構建會計美學獨立學科,並闡述了會計美學學科體係的有關內容。1984年範春吉首次將會計與美學聯係起來進行研究。隨後,1994年羅勇設想建立會計美學獨立學科,然而受到高允斌的質疑。這是學術界關於會計美學能否成為獨立學科體係的第一次交鋒。之後,對於會計美學的研究雖然仍在進行中,但是似乎有所減少。於玉林(2006)在《廣義會計學——基於大會計總體結構的研究》中將會計美學作為會計學專門學科的一個分支單獨編碼為824。徐紀敏(2007)在《會計美學研究對象及其劃界》中對會計美學研究對象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探討。2009年崔亮在其碩士畢業論文《會計美學研究》中構建了會計美學的理論體係:第一章緒論;第二章會計美學的概念體係;第三章我國會計領域的審美標準;第四章會計人員行為美學;第五章會計學為工作美學;第六章會計美育;第七章會計美學未來展望(會計美學範疇拓展)。至此已經有學者把會計美學的學科體係構建出來了,但是對其中的邏輯性和科學性還是值得商榷的。美學從出現到現在已經逐步形成了音樂美學、建築美學、戲劇美學等學科分支,但是會計美學似乎不能像它們一樣擁有自己的研究對象。當前,很多專家學者把會計工作美、會計人員素質美、會計審美等作為會計美學的研究對象,這似乎有些牽強。學術界糾結於:是否建立獨立的會計美學學科體係隻會浪費了研究資源而並不能取得多大的成效。

三、與前輩們商榷的幾個個人觀點

(一)會計美學是否可以屬於會計哲學的分支

麵對學術界糾結於能否建立會計美學獨立學科體係,筆者認為會計美學應該屬於會計哲學的一部分。哲學是係統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世界觀是人們對世界的看法和價值判斷,而方法論則是人們為了達到某一目標應該采取的方式和方法,會計哲學則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的普遍原理和方法研究現代會計的本質和一般規律的學科。會計美學應該被定義為一種思想、一種行動指南,即會計理論研究和會計實務應該具有審美的能力,應充分認識到會計的美並且盡量達到追求美、創造美的境界。筆者認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中到處都體現出美,有人歸納為:(1)會計內在美:和諧美、連貫美、真實美、平衡美、對稱美等等;(2)會計直觀美:賬簿美、報表美、憑證美、圖標美等等。但是,會計的這種內在和外在美表現出人們對會計審美、對會計的價值判斷。人們除了認識到會計中的美,更應該堅持發現美、創造美,促進會計工作的進步和發展。所以,筆者認為會計美學所體現出來的是人們對於會計的審美觀點和價值判斷,這也為會計理論研究和實務工作指明了方法。為此,會計美學應該屬於會計哲學中的一個分支理論,而不能單獨成為一門學科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