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部控製評價報表的設計
四、內部控製評價報表的作用
(一)有利於進行內控成本與效益的均衡分析
由於內控成本的部分數據無法在財務報表中列示,各上市公司在公布內控評價報告時也疏於對內控成本的詳細信息進行披露,這就給內控成本投入與效益的研究帶來很大的不便,導致很多學者對此問題的研究僅僅局限於理論研究。沒有充分的現實數據作支撐,僅通過理論研究得出的結論一般不具有足夠的說服力。因此通過具體列示各項內控成本投入,能方便挖掘內控成本信息,探究企業內控成本投入與效益之間的關係,為評價內部控製執行的有效性提供另一途徑。
(二)有利於完善內控評價報告的內容
企業的內部控製評價報告是按照《企業內部控製基本規範》、《企業內部控製應用指引》的要求以及本企業內部控製製度的具體情況進行披露的。主要包含內部環境、風險評估、控製活動、信息與溝通、內部監督等內容。這些內容主要是從定性的方麵來闡述的,缺乏足夠的量化信息。所以,內部控製評價報表的產生不僅會豐富內部控製評價的內容,使得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綜合評價內部控製的有效性,而且會把有效的被量化的內部控製信息簡潔明了地列示在報表上,方便讀者查閱。
(三)有助於審計工作的開展
企業通過製定以及披露內部控製評價報表,把一係列內控成本投入、重要的財務指標以及評分結果列示出來,將會簡化外部審計程序,減少審計的工作量。通過查看業務流程圖以及工作分配圖,審計人員可以迅速弄清楚工作程序和流程,找出內部控製的關鍵點和核心環節,有針對性地分析關鍵點的控製情況。通過查看內控評價報表中的內控建設成本、內控運行成本以及內控監督反饋成本中的消極成本,審計人員可以盡快發現內控的薄弱環節,以便對症下藥。
(四)能增強對企業的監督
內部控製評價報表的編製完善了內控評價報告的內容。監管部門通過內控評價報表所顯示的內控成本投入、重要財務指標以及主要風險點的控製評分等信息更方便地了解公司的內控情況,防範公司因內部控製的缺陷而導致造假舞弊現象的產生。廣大投資者也可以通過內控評價報表來判斷其內控是否完善,評價公司因內控缺陷而導致的風險,輔助投資者作出更有利的投資決策。這也從側麵驅使上市公司必須重視內部控製,有利於完善內部控製體係。
五、結論
由上文分析得知,內部控製評價報表集中列示了內控的量化信息,是對內部控製評價報告的補充。上市公司通過披露內部控製評價報表有助於審計工作的開展,有助於公眾對公司的監督,有利於防範因內控缺陷而導致的舞弊造假風險。目前,國內外還沒有提及“內部控製評價報表”這一概念,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利益相關者對目標公司的信息要求越來越高,披露內部控製評價報表將是完善內控評價體係的一個趨勢。
【參考文獻】
[1] 喬莉楠,劉國峰.企業內部控製運行成本與效益均衡研究[J].會計之友,2012(10上):28-31.
[2] 李連華,唐國平.內部控製效率:理論框架與測度評價[J].會計研究,2012(5).
[3] 林斌,饒靜.上市公司為什麼自願披露內部控製鑒證報告?——基於信號傳遞理論的實證研究 [J].會計研究,2009(2).
[4] [美]Treadway 委員會發起組織委員會(COSO).《內部控製——整合框架》中譯本[M]. 方紅星,譯.2008.
[5] 全國內部控製編審委員會.企業內部控製主要風險點、關鍵控製點與案例解析[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