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景再現】
學生與老師的“戰鬥”
這是一個戰場,戰鬥很激烈,也很無奈。
“我很不喜歡我的班主任,他太勢利了,對我們學習一般的同學,根本不關心,隻關心那些學習好的同學。我們問他問題他都不愛搭理我們,老師怎麼能這樣?”
“老師對我越好,我越怕他,他表麵上對我好,還不是為了我的好成績,成績好就能給他帶來獎勵,就能給他榮譽。他對我越好我越覺得他虛偽。”
“我是一名老師,又是一位母親,孩子回家說老師對他不公平,他班上學習最好的女同學跟他發生了矛盾,老師沒怎麼批評她,直接處罰了他。孩子問老師為什麼會這樣,他很委屈,作為一名老師,我又不得不告訴孩子不是這樣的。”
在上海一所知名度很高的重點中學,上課的老師對一名不停講話的學生進行了批評,這個學生忽地站起來,指著老師大聲問:“你一個月掙多少錢?還沒有我一個月的零花錢多,你當這麼個破老師有什麼意思,還來管我?”
廣東某中學一名體育老師素以嚴厲著稱,一次體育課列隊,兩個學生不斷地小聲說話。體育老師多次管理無效,氣憤地讓學生站出去。可其中一個學生偏偏不理他,還一副你奈我何的神情。這下體育老師再也無法忍耐了,就去拉那名學生,隨即兩人拉扯起來,旁邊的學生見狀,就過去勸架。然而,他們卻是借著勸架的名義,乘機暗算了這位老師幾下,結果老師摔在地上,並且還被那幾個學生趁亂踢了幾下。
2010年4月23日上午11時35分許,廣東省陸豐市甲子鎮甲子第一中學,因製止考試中不守紀律的學生,該校一範姓語文教師被數名學生和家長群毆導致昏迷,左眼幾近失明,身體軟組織嚴重挫傷。
【學子之惑——老師我該如何“看”你】
你沒有想過的另一麵
你有不喜歡的老師嗎?你和老師發生過矛盾嗎?你心目中的老師應該是什麼樣的?你願意配合一下,做一個小調查嗎?關於老師你有不喜歡的老師嗎?你和老師發生過矛盾嗎?你心目中老師的樣子是:我問過很多同學,心目中的老師是什麼樣子,總體得到答案是,老師應該知識淵博、胸懷寬廣、成熟、幽默,最重要的是不要老說我們、能夠熱心幫助我們。
假如你在學校出了事情,要誰負責?如果在學校上體育課你一不小心傷了腿,你覺得你的父母會怎麼做?殺到學校,找學校理論,因為他們的孩子——你在學校受傷了,這是誰的責任?學校的責任,老師的責任!
當你在學校學不好時,你可以找個理由告訴自己的父母,你的老師教課的水平不高,這時候你的父母會怎樣?跟著你一起批判老師,因為他們讓你——他們的寶貝孩子學習不好!
假如你考了好成績,你會怎樣想,你父母怎樣想?多數人會覺得那是你——他們的孩子聰明,是你努力學習的結果,老師的功勞絕對是其次的,因為被誇獎的人是你,絕不是老師。
老師工作獲得收入正常嗎?很正常。老師教出成績好的學生受到獎勵正常嗎?更是正常的。其實,你的父母也明白,因為他們工作優秀也會得到嘉獎,這是優秀的表現。哪個老師不希望自己的學生學習好呢?你學習好了,他不僅僅是得到名和利,有時候,更重要的是內心那份成就感。
有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很多人抱怨老師不好,可是換了好老師之後,你的學習成績一定會提高嗎?誰敢保證?很多人說老師管得太嚴,沒錯,是嚴了些,可是完全給你自由之後,你能否控製住自己呢?我想很大一部分同學沒法克製自己。
你可以看看你剛才做的老師形象的描述,我做過一份關於這個的調查,絕大多數同學心目中老師的形象是好的,甚至崇高得讓人“膜拜”,為什麼?因為我們內心都渴望好的老師,正因為這份渴望,正因為對這份尊重,我們才對老師有種種苛刻的要求。
學生苦不苦,苦,真的很苦。老師也一樣苦,你覺得老師不知道輕鬆學習的道理嗎?假如你能看看老師寫的學術論文就知道了,他們寫得很好,很有見地,對於減壓、減負說的頭頭是道,對於讓你們快樂成長更是很有道理,可是為什麼不能實施?壓力——學校的壓力、家長的壓力,如果你們沒有好的學習成績,老師的績效就會差,績效差工資就低,假如他們連生活都得不到保障,又怎麼可能全心全意為你們服務?假如你們每天都很輕鬆卻沒有好的學習成績,你覺得你的父母會怎樣?他們會抱怨這個學校,因為你們沒有好成績就不能考上大學,考不上大學還在這個學校學習幹嗎?你知道你的父母很希望你讀重點中學,其實,你也很想,因為上了重點中學上大學的概率高些。
某中學,一位英語老師為了應試,老是在課堂上要學生做習題考試,學生很反感,摩擦衝突不斷;而外籍老師的口語課形式多樣,談笑風生,師生關係融洽,可是考試的分數卻沒有搞上去;後來這位英語老師作為交流老師去美國任教,沒有應試壓力,和學生打成一片,教得非常好,“這種教學真是一種樂趣”。
有多少老師能頂住壓力,他們生活在夾縫中,上麵要頂著學校的壓力,下麵要頂著你們的壓力,左右兩邊一個是你們父母的壓力,另一個是社會生存的壓力,他們該何去何從?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
誰的錯
老師打學生,學生打老師,到底是誰錯了?
和大家一樣,我也經曆了你們這個年齡段,也有和你們一樣青春蕩漾、不愛受管教的一麵。我知道有些同學上課會說話,上課時喜歡做些小動作。你是個遵守紀律的人嗎?一般來說高中比初中要好些,高中繁重的學習讓你搗亂的時間都少了,經常說話搗亂的人,估計多數是學習上遇到了困難,而且困難越積越多,最後不願意麵對學習逃避學習的學生。
說句實話,偶爾說句話,做一兩個小動作情有可原,可是一而再再而三呢?你可以不學習,但是,請不要影響別人。一旦你不斷違反紀律,就一定影響了別人,對於這樣的同學,估計班級裏的很多同學都是恨得咬牙切齒的。
假如換你當老師,麵對在課堂上不斷的講話、搞小動作、在教師的多次提醒下仍不悔改,甚至抵賴並用言語頂撞老師,更有甚者公然向教師挑釁的學生,你們認為這時老師該如何辦?
學生打老師的現象是個別現象,哪個學生正正常常沒事兒幹就去揍老師?即使這個老師有些可惡也不會。可是為什麼有些人做了呢?說明這些人出了問題,我遇到過很多這樣的孩子。這類孩子多是遇到了諸如家庭、學習或者交友之類的問題,這些問題他們無力解決,他們做了可憐的逃兵,用種種做法麻痹自己的內心,也許這類孩子在很多人眼裏是問題孩子,可是每個問題孩子背後都隱藏著無數的問題,他們很可憐。但是,這些都不能作為借口,作為自己“無法無天”打罵老師的借口。
很可悲的一個現象是,老師把少數現象當作了典型,說學生多麼難管教,必須嚴格,要出成績必須嚴格,嚴格的背後也打擊了很多表現很好的同學;而一些同學則又把老師打學生、老師不好作為借口去找老師的問題,殊不知很多好的老師也被你這樣的舉動寒了心。
老師有老師的無奈,學生有學生的痛苦,到底是誰的錯?誰都把問題丟給對方,難道自己本身就沒有錯嗎?暫且不說老師的錯誤,因為我們改變不了老師,但是,你自己能不能改變自己呢?你要明白自己是一切的根源,也許你的老師不好,也許,你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但是這樣的不公正能影響你幾年?16年以前,我讀高一的時候也有一個讓我非常不忿的老師,在他眼裏我的所有努力似乎都沒有可取之處。於是,我發誓我要把這科學到最好,讓他沒法子找我的毛病挑我的刺。可是,我發現很多同學總是傻傻的,因為不喜歡這個老師,就不喜歡這個科目。老師不是隻有一個,能幫你解決問題的人也不止他一個,假如你不喜歡他,那你更需要在他的課上認真聽課,以防自己有疏忽不會的,畢竟你不喜歡問他問題。即使你有不會的題目,也不能掖著藏著不問老師,相反,你更要去問他,凡是不會的題目你都問,他可以拒絕你一次、兩次,但是不能總拒絕你吧。
也許,你真的覺得自己不適合在學校學習,那沒有問題,不是每個人都要通過高考走出自己的未來,但是,既然你和班裏的同學走到了一起,那就是一種緣分,又何苦用自己的痛苦懲罰班裏的同學呢?3年可以使你收獲寶貴的同學之情,這是多麼寶貴的財富。
莫讓自己被社會上彌漫的說法遮了你的眼。
老師也會成為你的伯樂
有位老師上課時跟學生說:“其實老師並沒有暴力傾向,老師並不喜歡體罰學生。對於你們中的一些調皮分子,我隻需要給你們講明道理,讓你們明白該怎麼做就行了,我的義務就盡到了。但是,我不僅要對你們負責,還要對全年級、全校負責。當你們的家長把你們送進學校的時候,你們的家長包括你們自己都希望在學校有一個好的學習環境,能接受好的教育,有個公平的待遇。如果由於你們某些人的行為破壞了課堂紀律,破壞了班上的學習氛圍,讓其他同學的利益受到了傷害,那我就必須規範你們的行為。你們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你們從小就應該學會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如果犯了錯的人可以不受到處罰,反而受到優待的話,我相信人人都會產生犯錯誤的欲望和衝動,畢竟犯錯比遵守紀律要容易得多。如果是這樣,我想我們學校也不用開了,大家都去犯錯誤算了。一個不能為自己的錯誤行為負責的人就是一個廢人,他會對社會造成危害,中國人需要責任感教育。”
你讚同這個老師說的話嗎?
有一點你會讚同:假如老師欣賞你,你又喜歡這個老師,他教你,你一定會在這科上有不錯的表現,至少你不願意讓老師失望吧。經曆過高考的失敗,我加入了複讀生大軍,開始確實不太適應,心裏有些失意,畢竟自己是一名失敗者。而就在這一年我遇到了我的班主任,她教的是英語,也正是因為她讓我的補習班的生活變得豐富。我是班裏的學習委員,卻比英語課代表更像英語課代表,甚至老師去進修的幾天都讓我幫她進行考試——發卷子、改卷子,甚至講解試卷。這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但老師說她相信我,相信我有這個能力。這一年,她讓我學到了很多,這一年除了自己學習外我還不斷地幫助班裏同學解決問題,甚至在班裏發起一個每日分享活動,每天晚自習前,每名同學輪流到黑板上講一道自己覺得非常不錯的題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