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故時月色照人歸 第148章新生意,成衣(1 / 2)

如果請一位裁縫做一件旗袍當然要花不少銀錢,可是,為什麼要請裁縫來做啊。

經過之前的幾天,景自箴尋訪了八家裁縫鋪,她已經觀察到了,裁縫師傅基本上隻是根據客人的形體進行剪裁,而之後的縫紉、上扣等等一係列瑣碎的活計都是徒弟做。

通過親自嚐試,景自箴承認剪裁是很考量功夫的,尤其是還要參考身材進行剪裁,反正景自箴自己是做不來的。

不過,既然裁縫師傅能將縫紉那些活計交給徒弟,那也就說明這些事情不複雜,也不是關鍵的手藝,也就表示,做這些事情不用付太多酬勞。

景自箴將自己觀察到的情況告訴了樊亦白,樊亦白陷入了沉思,他對這方麵的確是沒有太多的了解,不過,他覺得景自箴說得有些道理。

“也真是辛苦你了,找了八家裁縫鋪去觀察。”樊亦白有些心疼地說道。

景自箴不好意思地笑笑,“其實,是前麵七家鋪子的裁縫不願意按照我畫的圖進行裁剪。”

“還是辛苦你了。”

“行啦,這不是重點。”景自箴道,“我想說的是,我們隻需要一位裁縫進行打板,然後,隻需要學徒工按照板型剪裁,再然後是學徒工縫合,再再然後是學徒工上扣,這樣,成本是不是降下來了?我在哈佛旁聽過經濟和管理,流水線作業可以大大降低成本的,在美國,福特汽車才兩千美元,就是因為流水線,這是非常經典的經濟學案例。”

“流水線?”樊亦白如醍醐灌頂般豁然開朗,聰明人從來不需要太多講解,景自箴隻點撥了一兩句,樊亦白的腦海裏已經大致建立了一個服裝加工流水線的雛形。

景自箴見他有了興致,繼續遊說道:“我去過紐約的一家襯衣廠,也就三百平米的加工車間,兩條流水線生產,隻雇傭了兩名打板師和三十幾名縫紉女工,月產量超過了一萬件。”

“能有這麼高的產量?”樊亦白對這樣的數據感到震驚。

“當然,那家隻生產襯衣,旗袍、襦裙這些,工藝複雜,應該不會有這麼高的產量,但可以肯定的是流水線生產絕對比一家裁縫店的效率要高很多。”景自箴道,“還有,把製衣的工序拆分成幾道,每個人隻做其中一道,做一件旗袍要五塊大洋,但是,打好一個板,可以照著剪裁很多件,而後續的呢,隻上個袖子,五個小錢兒都算是多的,鎖扣子五個小錢兒,合縫五個小錢兒,繡花兒複雜些,但五十個錢兒也足夠了,零零總總算下來,一件旗袍最多花一塊大洋的人工,甚至更少。”

樊亦白聽得很認真,並認同地頜首。

“而且,我聽說在裁縫店裏做學徒的,三年學徒五年幫師,隻管飯,每個月根本沒有薪水,就算將來另立門戶,沒有名氣,每天也接不到十個活兒吧,所以,我們並不愁找工人,再說,這就是熟練工種,即便什麼都不會,學上個半天,還不會縫扣子嗎?學徒工手慢,那計件的工錢還少呢,為了多賺錢,拚命也要練快些吧?”

“銷量呢?現在的人還是比較認同找裁縫做旗袍,量體裁衣才能合適。”樊亦白道。

“量體裁衣是能合適,但漂亮嗎?不是每個人都能長成這樣的。”景自箴指著畫冊上她畫出來的曼妙身形,說道,“所以,我們按照這種身型剪裁,讓完美剪裁掩飾體型上的瑕疵,我覺得會有很多女人買這樣的衣裳。”

樊亦白想了想,微微頜首。

“再說,也不是都用這種造型,還可以剪裁雍容華貴型的,或者端莊大方型的,每樣都有,讓顧客多種選擇嘛。”景自箴說道。

樊亦白的腦子飛快地運轉著,計算著得失,在生意的事情上,誰也不能擾亂他的盤算,畢竟,一個決定可能是飛黃騰達,也可能就是整個樊家的毀滅,他必須考慮清楚才行,哪怕現在求他的人是自箴,為紅顏不顧宗廟社稷,不是他的作風。

“中式成衣真的可以試一試,咱們可以先不鋪開攤子,隻在蘇州開兩家店,甚至可以不單獨開店,就在咱們現有的鋪子裏騰出一個位置就可以。”景自箴見他沉默不語,生怕他拒絕,於是,退讓一步,“廠房也不用另找,先把製衣車間安置在刺繡廠的一個不用的倉庫裏,我去看過了,羅管事說了,那倉庫暫時沒有其他安排。”

“你倒是查得細致。”樊亦白說了句聽不出是同意還是不同意,也不曉得是讚賞還是奚落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