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九章(2 / 3)

3.食品原料的質量

質地優良的食品原料是烹製精美菜品的首要物質前提,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如果食品原料的質量達不到烹製菜品的要求,那麼,即便廚師有再高的生產技能,也烹製不出合乎要求的精美菜品,因此,食品原料的質量控製同樣是廚房生產質量控製的一個重要環節。

4.烹製方法

製作精美菜品的另一個前提是要有一套正確的針對不同食品原料的烹製方法和管理程序,來規範和引導員工的工作行為,提升其烹飪技術,以保證廚房生產工作的質量要求。

5.廚房的工作環境

廚房的工作環境的優劣會對廚房的生產質量帶來很大的影響,比如,廚房的溫度過高的話,會極大地消耗廚房工作人員的體能,導致他們產生疲憊的感覺,從而影響廚房生產的效率和質量。再比如,由於廚房的溫度過高,烹飪用的食品原料就極易在高溫下變質腐敗,若缺乏良好的管理和冷藏設施的話,就會極大程度地影響產品的生產質量。

(二)廚房生產質量控製的基本要求

為確保廚房的生產質量,有必要對影響菜品質量的各種可能因素進行分析研究,從而製定相關的質量標準,對廚房的生產質量進行全麵係統的控製管理。一般來說,廚房生產質量控製的基本要求應符合以下幾點。

1.製定菜品生產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標準

廚房管理者應該根據其所在飯店和廚房的現狀和生產特點,製定出菜品製作和銷售過程的每一環節的操作程序和質量標準,確保菜品從原料的選購、加工、切配到烹飪的每一道工序符合其具體的質量標準。應該認為,正確合理的生產操作規程和菜品製作的質量標準是創造優質餐飲產品的前提條件和重要保證,因此,在廚房的生產質量管理過程中,必須確保廚房烹製的各種菜品的製作質量,絕不以次充好,嚴禁任何不符合質量標準的菜品流入餐廳銷售,影響飯店聲譽。

2.提高廚房生產人員的技術水平

廚房管理者應該意識到廚房工作人員的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是確保各種菜品製作質量的關鍵所在,因此,應該有目的地進行多層次、多類型、多途徑的員工技術培訓,使廚房內的工作人員在技術力量上形成梯隊,並保證廚房生產出來的餐飲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3.建立廚房生產質量監督檢查製度

廚房管理者必須建立廚房生產質量的監督檢查小組,配備專職的質檢人員,製定餐飲產品質量檢查製度,以全麵檢查、單項檢查、相互檢查、抽樣檢查、突擊性檢查、重點檢查、集中檢查等方式,控製菜品生產和出品的質量。

4.加強對廚房生產設施設備的管理

廚房管理者應該意識到先進優質的廚房設施設備是廚房生產質量的保證和前提,應該對廚房內的各種設施設備進行有效的管理,從而使其經常處於良好的運轉狀態,為餐飲產品的生產製作服務,並保證其生產質量。

(三)廚房生產質量控製過程

廚房生產質量控製過程包括對廚房生產前的控製過程、廚房生產過程中的控製過程以及廚房生產結束後的控製過程三個環節。

1.廚房生產前的控製過程

廚房生產前的控製過程是指在廚房正式生產之前,廚房管理者需要對廚房的設計和布局、廚房設施設備的配備和選購、廚房各種崗位人員的招募和聘用等方麵加以控製管理,因為運轉良好的廚房設施設備、技術熟練素質較高的廚房從業人員以及設計布局合理先進的廚房環境是生產精美餐飲產品的基本條件,決定著廚房生產的質量高低。因此,廚房生產前的控製過程是極為關鍵的一步,決定著廚房生產質量的成敗。

2.廚房生產過程中的控製過程

廚房生產過程中的控製過程包括三個重要環節:即加強對食品原料的質量鑒定、嚴格控製食品原料的加工質量和嚴格控製食品原料的烹製質量。

(1)加強對食品原料的質量鑒定

食品原料的質量一般是指食品原料的食用價值、食品原料的成熟度、食品原料的清潔衛生以及食品原料的新鮮度四項指標。廚房管理者可以根據食品原料本身固有的品質來評判其食用價值的高低,如質地優劣、營養價值高低。而食品原料的成熟度是與食品原料培育、飼養或種植時間以及上市時間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廚房管理者應該選擇食品原料成熟度最好,即其品質和食用價值最高的時機選購。當然,在食品原料的選購過程中,應該注意所選擇的食品原料必須符合食品衛生指標,凡是變質腐敗、受過汙染、帶有病菌或毒素的食品原料,一律應該拒之門外。廚房管理者應該根據食品原料的形狀、色澤、水分、重量、質地、氣味等,選購新鮮優質的食品原料,以便烹製出精美而富有營養的餐飲產品。

(2)嚴格控製食品原料的加工質量

廚房管理者須嚴格控製食品原料的加工質量,保證食品原料的清潔衛生,在加工過程中,盡量縮短鮮活原料的存放時間,保持食品原料的新鮮度和營養價值,減少其營養成分的流失。另外,廚房管理者還必須根據每一道菜品的烹製要求,製定統一的加工標準,合理使用食品原料,嚴格參照該食品原料的加工規格和加工標準進行加工製作。

(3)嚴格控製食品原料的烹製質量

廚房管理者應該建立標準菜譜卡,引導廚師按照標準菜譜卡操作,保證各種菜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麵的烹製質量,同時,還必須建立食品原料烹製質量的檢查製度,側重對烹製工序、烹製成品以及烹製過程的全麵檢查,確保食品原料的烹製質量。另外,還應該嚴格培訓和督查廚師的烹飪技藝和基本功,努力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感、工作經驗、烹調業務知識和技術水平,從而提高廚房生產質量。

3.廚房生產結束後的控製過程

廚房生產結束後的控製過程主要是指廚房管理者針對廚房在烹製各種食品原料時所發現的關於質量問題的反饋意見的處理以及針對消費者或餐廳對菜品在銷售過程中關於質量問題的反饋意見的處理,管理者應該根據具體情況,查明影響質量的因素,及時改進廚房生產工作,確保同一類型的質量問題永不出現。

(四)廚房生產質量控製的基本方法

廚房生產質量控製的基本方法主要有消費者監督法、質量檢查法和記錄分析法三種方法。

1.消費者監督法

消費者監督法是指通過來自餐廳的消費者對菜品質量的信息反饋,對消費者投訴的主要問題進行仔細分析,了解消費者對菜品質量的反應,並對消費者投訴的問題及時處理,以便在較短時期內有效提高廚房生產質量的一種方法。若消費者反映的菜品質量問題是由於廚師技術不到位或操作不當造成的,應該對該廚師進行批評教育、技能培訓,必要時還可以將其調離工作崗位,以嚴肅廚房的工作紀律,從而確保廚房的生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