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1章 超級戲子(4)(2 / 3)

屬下也會算賬的,所以,做老板的,也不得不給自己補補課——學會算這筆賬!

抹殺屬下的主張、剝奪屬下說出真相的機會

有一回,孔老夫子的一個弟子在做飯的時候,發現飯上沾了一塊黑黑的灶灰,舀起來丟了覺得可惜;不舀出來吧,是對師父不恭。所以,他就舀到了自己嘴裏。

他正吃著,就被路過的老師看到了。

飯局上,孔子就對這位弟子提出了批評,說他不該乘機占便宜偷吃。

後來經過解釋,孔夫子才知道自己錯怪了弟子。所以他就說:

“連親眼所見,也未必就是事實,看來,通過其它途徑得到的消息,真實性就更值得懷疑了。”

在有些家庭裏,兄弟倆吵架,弟弟哭著向父母告狀。父母就把當哥哥的叫來,數落他說:

“你為什麼要欺負弟弟?他比你小,你就不能讓著他點兒?真是個壞孩子……”

就好像,兄弟倆一有爭執,就一定是做哥哥的錯了,非批他一頓,就不會天下太平。

可事實上,如果深究一下,也必未全是做哥哥的不對,他把弟弟弄哭,也可能有他充足的理由。

一件事情的發生,可能並不像表麵看到的那麼簡單,背後往往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內情,不僅外人,甚至就連當事人一下子也說不清楚到底是怎麼回事。如果不深入探究,不給當事人(或相關人等)一個解釋的機會,僅憑一己主觀或依具所謂的常識(常識,並不見得就是真理;就算真理也未必能夠放之四海而皆準——這也是常識),妄下結論,一口咬定屬下不對,屬下當然感覺十二萬分的委屈和反感。

比如,服務生發生誤導顧客的錯誤,大多數做老板的通常會把當事人叫來訓斥一頓、處罰了事,屬下想要解釋,卻遭老板喝道:

“你給我閉嘴!我知道你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借口,這種事我見多了,不聽!”

結果,這位服務生委屈之下辭職離去。

後來,當這類事故再次發生,又走了幾個人之後,才發現誤導顧客的源頭,卻出在崗前培訓講議已經過時;或者新張貼出來的承諾條款與原條款有出入,卻沒有及時組織學習……等等。

批評、處罰故然不能妄斷,即使屬下主張、意見與己不合,也不可以抹殺,不妨聽聽他們的解釋,或者與其讓屬下在底下、在背後不負責任亂說,也不妨給屬下一個正常的渠道,讓他們渲泄一下心中的情緒也未嚐不是一件好事。

比如,在有些公司裏,屬下使用的電腦硬盤剛好壞了,老板就會衝他大叫:

“這台電腦用了幾年沒壞,怎麼到你手上沒幾天就壞了?”

後來屬下打開機箱,準備把新買的硬盤換上去,他又大叫:

“你看,就是你亂拆亂弄壞的吧!”

如果你是那位屬下,你能不為此窩火?!

再比如,有一天,老板讓你複印四份文件副本,說是每位副總一份;你算了一下還該多複印一份才夠。於是,你就這麼做了。可老板卻在辦公室裏衝你大叫說:

“怎麼還沒印完?是不是多複印了?”

“是多印了一份?”

“我不是讓你複印四份,每位副總人手一份嗎?為什麼要多印一份,反正不是花你的錢是不是?”

分辯吧,當著辦公室那麼多同事,不是明擺著讓老板下不來台?不說吧,你說自己有多冤?!

過去,我曾在一家公司擔任顧問,發現那裏的每一個人在辦公時間嘴巴都很緊,以致於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很難從他們的嘴裏聽到任何實情和問題;但在八小時內平靜如常的水麵底下,員工之間私下裏流傳著的各種各樣小道消息、猜測、人際攻擊卻大有洶湧澎湃之勢。經過了解,原來在這家公司裏,老板給大家訂立了一條鐵規矩——無聲的管理。

意思是,公司員工隻要一切行動聽指揮就行,不論上麵的命令是對是錯,不容置疑,不容議論,大家一律閉緊嘴巴做事;否則的話,一概走人!

於是,會議室成了老板的一言堂!

辦公室裏,一片啞雀,如一潭死水!

而私底下卻是暗潮如湧,人心不穩!

於是,我不得不跟老板反映了這些情況,而他卻不以為然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