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在現有人力情況下,我們已經開始組織手下員工加班加點了,突然宣布裁人,裁撤那些正在加班加點的人,你讓我怎麼開口?手頭的訂單怎麼能夠按期完成?不行!說什麼,你也別想從我這兒拿到什麼名單,我不打算解雇任何人。如果你一定要這麼做,那就先開除我好了!”孟德邊說,邊邁開大步,頭也不回地走出了辦公室。
生性強硬的曹老板,做夢也想不到,如此簡單的一個決定,竟然會招致部門經理們的一致反對。而且莫名其妙地發現自己現在竟然已經深陷重圍:
第一、上半年利潤不理想,帳麵出現赤字;
第二、半年內銀行貸款到期,沒有盈餘難以續貸;
第三、更令他始料不及的是,自己的得力幹將、一向比較好說話的孟德——公司最大利潤部門的經理竟然公然抗命。
當然,要挑曹老板的毛病實在很容易:
(1)他不應該漠視下屬,隨意發布命令,試圖通過壓製屬下來解決問題;
(2)沒有事先爭取屬下的合作,鼓勵他們想方設法壓縮成本,並把它當成一個長期目標來抓;
(3)不論贏虧,簡單一刀切的方法,其實並不公平;
(4)他不知道,越是困難時期越是需要司下的參與、忠誠和合作;開誠布公、群策群力才是最重要的。像類似這樣的決策,最起碼也得先跟一些舉足輕重的屬下通通氣,盡力說服他們或者達成妥協。否則的話,怎麼可能不造成屬下的強烈反應呢? 此外,曹老板似乎並沒有認清公司財務問題和經營管理問題的實質,對關鍵性的領域及可能的解決方案也沒有給予應有的重視:
(1)為什麼有的部門目標完成得好,有的卻不好?好,好在哪裏?不好,又是為什麼?
(2)開源節流,應該是一項長期政策,而不是權宜之計。
(3)怎樣決策,才能公平、公正?
本來就一腦袋的漿糊,一涉及到錢字,自然就會首先想到裁人節費。卻沒有想到如此貿然決定減少人員壓縮成本,不僅不能解決舊問題,反而還會亂上添亂,引發不少新的問題。
現在,如果曹老板如果一直囿於短淺狹隘的錢眼意識,好像隻有兩個選擇:
一是,拔掉孟德這根釘子,拿他的部門開刀,維護自己的體麵和決定;
二是,對孟德的部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裝沒看見,麵子雖然難看,裏子卻有了。
當然,這兩種辦法隻有傻瓜才覺得可行。
如果曹老板能以全新的方式來應付公司的問題,充分認識到一時的尊嚴和麵子不如裏子要緊,他還有許多種可供選擇的方案:
首先,他還可以立刻著手讓屬下經理們共同檢討這項決策的公平性,讓他們充分了解短期的財務需要和長期的政策,征求大家的意見,鼓勵大家提出建設性意見,以便達成共識,密切合作。
其次,在貸款到期之前,公司雖然隻有六個月的時間,裁人省費也許在短期之內可以救急,但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公司的利潤狀況和經營管理問題。為此必須設計出新的政策,擴大公司成本壓縮範圍(壓縮成本,除了裁人,也還可以有很多種途徑,比如,原料、成品庫存、辦公費用等等),以滿足應對貸款銀行的短期需要和促進長期利潤增長。
第三、曹老板必須深入了解各部門的情況,針對各自不同情況重新審定目標,並妥協出一整套有關業績(或利潤)指標、成本控製指標和人員編製指標的綜合性考評標準。
總而言之,通過裁人以達省費壓縮成本的方式,應該是在檢討完各項成本壓縮可能性,均無法可施時,迫不得已的最後選擇。一遇困難就裁人,不僅對高利潤部門行不通,對虧損的部門也是很難行得通的。這很可能會對公司員工的士氣、穩定性、積極性,甚至利潤能力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是為智者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