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給沈鈞儒當秘書(1 / 3)

給沈鈞儒當秘書

親曆記

作者:王健

到1948年,國民黨必敗基本已成定局。5月1日,中共中央發布口號,號召各民主黨派,各人民團體,社會賢達,迅速召開政治協商會議,討論並實現召集人民代表大會,成立聯合政府。5月5日,香港各民主黨派和各界愛國人士一百餘人聯合通電響應號召。當時在香港的中共負責人潘漢年、連貫,由他們安排將各黨派領導人和各界知名人士送往東北解放區,另一部分送往華北解放區。當時我也在香港,由潘漢年安排我進入華北解放區平山縣(中共中央所在地)進中央社會部工作(部長李克農、潘漢年為副部長)。1949年3月北平、天津已解放,中共中央和各部門以及東北、華北解放區民主人士先後進入北平。沈鈞儒進北平後向統戰部部長李維漢提出他需要一位政治秘書,並提名要我去,李維漢找到李克農商議,最後決定調任我去,並言明黨籍暫不公開。

是年6月,由中共和各民主黨派、人民團體、無黨派人士、各界各民族、海外華僑等23個單位共134人組織了新政協籌備會。9月21日政協會議正式開幕。最後一天選舉政協會議全國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及全體委員;討論和通過政協會議全體會議宣言。選舉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副主席朱德、劉少奇、宋慶齡、李濟深、張瀾、高崗。人民政府委員排名從陳毅、賀龍到張東蓀、龍雲共56人,委任沈鈞儒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政務院總理周恩來推舉郭沫若、黃炎培為副總理。中央人民政府下屬各部、委以及各省省長,有人統計約30多名黨外人士擔任部長和省長。毛澤東的聯合政府正式成立起來了。

在此期間沈鈞儒也忙起來了。我隨沈鈞老到高院,兼任高院的機要秘書。新中國成立開始,沈老每天到高院辦公,主要是清理各省市重大的案件,同時整理地方法院提出保障人民權利的原則和適應新民主主義政權的需要。1950年5月下旬,中央政法四機關(最高人民法院沈老、最高人民檢察院李六如副檢察長、法製委員會王明主任和司法部長史良因故未能參加)30餘人赴天津、唐山、滄縣進行視察,沈老任團長,參觀法院、監獄、看守所。王明一路宣傳新《婚姻法》,使大家都以為新《婚姻法》是他修訂的。7月召開全國司法會議,討論人民法院暫行組織條例等問題,批判了國民黨時期高層的反動觀點。會後,7月30日沈老寫信給中共中央負責政法方麵的董必武,提出要求參加共產黨。董老回信說:你誠懇地熱烈地企望入黨的心情,我和許多同誌都能理解,而且應該說不是從現在始。我擬將您的信轉給中央諸同誌,請他們考慮。後來沈老常去董老家,董老有時把黨內文件給沈老看,因此我和董老秘書也發生了聯係。

8月底,中央組織西北少數民族訪問團,委任沈老為團長,赴西北五省進行訪問。一路宣傳共同綱領中的民族政策,促進民族間的大團結。10月朝鮮戰爭爆發,政務院電報要沈老提前於11月上旬返京。

1951年4月,中央組織中俄和中德友好代表團,林伯渠為團長、沈老為副團長。中俄訪問結束後,林老即返國,沈老率中德友好訪問團訪問民主德國。

9月,國際民主法律工作者協會在柏林召開第五屆大會,我國正式派沈老為首的代表團參加,外交部柯柏年,東京審判的中國大法官梅汝以及我和翻譯等同行。大會上沈老作了《檢舉和懲罰戰爭罪犯問題》的發言,公開譴責美國的罪行。沈老被選為國際法協副主席。

1952年2月,沈老在中山公園音樂廳舉行公審貪汙犯大會,判處盜竊國家財產罪大惡極的薛昆山、宋德貴二人死刑,其餘人有的判徒刑,有的坦白從寬免於處分。

4月上旬,沈老和柯柏年等又遠行去維也納,參加國際民主法協理事會,議題是:一、對德國和約問題;二、美國在朝鮮和在中國進行細菌戰問題。沈老發了言,受到全體理事的讚同。會後匈牙利民主法協邀請沈老到布達佩斯訪問四天。一路上見到吳晗、沙千裏、郭沫若、茅盾、錢三強、柳湜、康克清、王汝琪等人,他們都是出來參加外事活動的。1953年沈老大病一場,去南方、青島休養。

1954年9月,一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選舉毛澤東為國家主席、朱德為副主席、劉少奇被選為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原為國家副主席的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原為副總理的郭沫若、黃炎培,原為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的沈鈞儒,均被選為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1955年先後幾條醒目的新聞是:民盟主席張瀾去世;文藝家胡風被捕;高崗、饒漱石結成反黨聯盟;潘漢年夫婦先後被捕入獄。

4月初我在北京飯店門口遇見來出席黨代會的潘漢年(當時已任上海副市長)我們談了幾句,匆匆而去。回來我告訴了沈老,沈老馬上要我找胡愈之、薩空了,準備明天請他們來吃午飯,我通知了潘漢年,第二天一早就來了,大家暢談分別後情況,談談上海的新的變化,談談代表會議的內容,午飯後大家盡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