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文化局:茲送上“美蔣重慶集中營罪行及革命烈士遺物資料”展覽計劃初稿一份,請核示。目前我們擬根據計劃初稿,進一步結合“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調查工作進行收集,以求充實展覽內容。
該計劃的第三部分《美蔣反動派在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的罪行》中,除照片實物外,讓工作人員補拍了“訓練狼犬”和“鏹水池原址”,從電影《人民公敵蔣介石》中翻拍了“動刑”照片。還插入美術作品代替文物,如《江竹筠同誌臨刑不懼》用“詩配插畫組成一組”,《劉國誌烈士臨刑前迎著敵人高聲朗誦就義詩》用“油畫配詩”。
1962年9月中共八屆十中全會召開,毛澤東強調“千萬不要忘記階級鬥爭”。12月《紅岩》小說出版,轟動全國,影響及於國外,為“階級鬥爭”提供了最好的“文學教材”。為了讓“文物”與“文藝”互相印證,提供“文物實證教材”的呼聲也水漲船高,籌備在渣滓洞、白公館原址設立“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征集大量實物展品。
市文化局黨組呈報《征集“重慶美蔣集中營”殉難烈士遺物的請示報告》:
發文:(62)黨組字第266號主送機關:市委宣傳部
事由:關於征集“重慶美蔣集中營”殉難烈士遺物的請示報告
最近市博物館舉辦“重慶美蔣集中營”罪行實物資料展覽,深受觀眾歡迎,目前登記參觀的單位已安排到明年三月底,觀眾預計可達廿九萬人次。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人民日報先後都播發了消息,北京、上海等地也紛紛來函要求出省巡回展出,根據市委宣傳部指示,為了擴大宣傳影響,我們意見擬複製大型圖片三套,分三路赴上海、武漢、西安、沈陽、雲南等地展出;另複製若幹小型圖片,供本市各區縣,省內各專區以及外省其他城市之需。除了圖片之外,尚需充實必要的實物資料,但因博物館現存資料不多,尤其是烈士遺物更感缺乏。據觀眾反映,重慶解放時曾有不少單位(包括機關、學校、工廠)在“集中營”所在地拾得烈士遺物和特務罪證等物品,為此,擬在群眾中進行廣泛征集,除在重慶日報發表消息、登載征集啟事外,我們建議市委通知全市各級黨組織在幹部、學生和工人中廣泛征集這方麵的文物,征集辦法分捐贈、收購、借用三種,具體征集工作由市博物館辦理。
中共重慶市文化局黨組1962年12月25日
許多觀眾看了小說《紅岩》,來到渣滓洞,就想實地印證最恐怖的刑罰“竹簽子釘進江姐指尖”。
1963年,重慶市博物館陳列部一位姓張的職工參加複原陳列工作,具體任務是複製“刑具”,渣滓洞刑訊室第一批“夾手指的竹筷子”,就是他做的。
數十年後,他告訴一位同事:當年複原刑訊室,很為難,沒有準確的第一手資料,也沒有人見過刑訊室及其刑具。上級隻是籠統地說:根據部分老同誌的回憶,以及小說《紅岩》的描寫內容,“竹簽子釘進江姐指尖”。但又並無一個人親眼看見該過程。
他很納悶,不知道應該怎麼做,全憑想象。他想這竹簽子隻能是極細的一片竹篾,但極細的竹篾又不能用“釘”的方法。最後他拿了幾根竹筷子,削細了,心裏說:“就這樣吧!”
他回憶這事告訴同事時,不禁笑起來,同事也笑。(2007年9月4日晨,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一位職工回憶)
1964年筆者上小學四年級,看《紅岩》小說嚇得毛發皆豎。參觀渣滓洞時便仔細尋找“竹簽子”,但沒有看見(這“竹簽子”估計開展不久就撤掉了),而是記住了那幾支很粗、很毛糙、顏色灰黑的“竹筷子”,怎麼想象也難以將它們釘進手指尖去。存此疑問的還有許多同學。
1963年8月21日文化部發出[社字]76號文,向全國轉發福建省文化局《關於征集階級鬥爭文物資料的通知》,這樣要求:
……博物館除應當密切配合有關部門進行收集有關的文物史料和舉辦展覽外,還應該選擇一批典型的有關階級鬥爭的文物史料,加以保存,以備充實陳列和長遠教育後代之用。
1.反映當前階級鬥爭的文物資料。應著重搜集地、富、反、壞分子和新的資產階級分子陰謀破壞社會主義建設和複辟活動的一切罪證……
2.解放前有關階級壓迫和階級剝削的文物史料。凡帝國主義、地主、惡霸、軍閥、官僚壓迫、剝削、殘害人民的罪證,如殘殺迫害人民的刑具、武器、法律、規章、製度、條例、告示、會議記錄;剝削的工具……
下麵列出五則有關的公函(據重慶市檔案館之:全宗號1085—1—1029;全宗號1085,目錄1,卷號814;全宗號1085—1—1029):
(一)《關於征集重慶“一一·二七”殉難烈士遺物資料及美蔣集中營罪證實物資料》
簽發:發朱××12,24主辦科長:石×擬稿:楊××代擬
事由:關於征集有關重慶市“一一·二七”殉難烈士遺物資料及美蔣集中營罪證實物資料發送機關:重慶市公安局
打字:12,24黃發(62)社字第47號1962年12月24日封發
我局所屬重慶市博物館為了紀念本市“一一·二七”殉難烈士犧牲十三周年和揭露美蔣反動派罪行,特舉辦了“美蔣特務罪行展覽”。一月以來,接待了壹拾多萬觀眾,對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傳統教育上起了重大作用。現在,為了更進一步充實內容,提高質量,應廣大觀眾的要求,並配合即將開展的社會主義教育運動,該館正在積極進行有關實物資料的征集工作。據了解,你局(市公安局)尚存有“一一·二七”……(以下缺字)
(二)《請調撥贓物中有關物品的問題》
重慶市文化局發文稿紙(65)社字第12號1965年1月28日
簽發:李××1月28日
初核:趙××主辦科長:郭××1月28日
擬稿:馮×1965,1,28
事由:請調撥贓物中有關物品的問題
發送機關:市財政局
抄送:重慶市贓物處理辦公室
打字:黃1月28日
我局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在市贓物處理處發現有一美製膠皮氣毯。為了全麵揭露美帝國主義在我國所犯的罪行,需將此物收集作展品。請你局予以大力支持無價調撥給展覽館以作陳列展出,可否,請函複。
局戳(蓋章)1965,1,28
(三)重慶市文化局致市財政局公函市財政局:
根據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提出,發現市贓物辦公室陳列有美製“手插刀”,“不鏽鋼盒子”兩件,請無價調撥我展覽館以作展品之用,請大力支援為荷!
此致敬禮市文化局(蓋章)1965,6,16.
(四)《關於需用腳鐐手銬作泥塑烈士人像的道具的請示報告》市文化局:
為了揭露美蔣匪特對“中美合作所”集中營被難烈士們的殘酷迫害,作到表現真實,我新建總館泥塑人像,四川美術學院提出需用真實腳鐐手銬各20付作道具。經我們聯係市公安局轉介紹去我館附近兩個勞改單位征集,僅收得腳鐐9付,手銬2付。現尚差腳鐐11付,手銬18付。未能解決。為了泥塑有良好的效果,觀眾有深切感受,我們擬請局聯係市公安局從所屬其他單位調足支援,或指定工廠加工複製。可否請指示。
重慶“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1966,7,20。
(五)市文化局致市公安局公函市公安局:
“中美合作所”集中營美蔣罪行展覽館,新建總館即將完工,在新建總館中即將展出泥塑群像,以反映革命烈士的英勇鬥爭事跡。在泥塑時,需用真實腳鐐手銬各20付。前經與你局聯係轉介紹到鬆山化工廠、新建機械廠征集,僅得到腳鐐9付,手銬2付,尚差腳鐐11付,手銬18付,特函請你局是否能聯係所屬有關單位大力支援。如有困難,擬請定一個工廠代為加工複製,所需費用,均由我局擔負。但考慮到為了增強真實感,以能征集到舊的為最好。
致革命的敬禮一九六六年八月一日
(作者單位為原重慶市文化局創作室)
(責任編輯黃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