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需要一個真正的午休,這樣才能夠有效地進行下午的工作,才能讓自己精神集中,工作效率高。要是你非要這種工作午餐不可,那就想辦法在工作安排上記一筆休息時間。這樣你總能夠有點時間養養神,甚至出去散步15分鍾,或者稍稍打個盹也會讓你感覺精神振奮了很多。你會感到,短短十幾分鍾的小憩,卻能讓你在下午的工作中精神煥發。
百分百減壓
如何給自己鬆綁,俄羅斯著名心理醫學專家紮維亞洛娃提出了自我減壓的八種方法。
降低生活標準。對生活高標準嚴要求的人不在少數,不少人有潔癖,他們總是把家裏打掃得一塵不染,窗簾、桌布也要洗得白淨,就連對洗滌用品的牌子也很挑剔。這些人應該學會放鬆,因為由於你的高標準,客人也變緊張了,其實他們更在乎你的待客態度,而不是你的桌布是否有汙點。
接受幫助。什麼時候都不要認為,自己能夠做好一切事情。如果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水籠頭或暖氣管出了問題,就求助於物業管理部門的水暖工。你與其花兩個小時做無謂的勞動,不如到公園散步或和朋友閑聊。
不要同時做幾件事。如果有人說自己能同時做幾件事,他是在自欺欺人。舉個簡單不過的例子:你同時看電視和喝咖啡。首先,你會漏掉電視播放的內容,其次,你也無法完全品嚐到咖啡的香味。簡單的事情況且如此,更何況複雜的事情呢?與其同時做幾件事情,不如考慮如何提高效率。
簡化衣物。男性女性在生活中都經常遇到這樣的情況:早晨你急著上班,可怎麼也找不到同樣的襪子,你很惱火,情緒因此而變得更壞。建議你在商店遇到自己喜歡的襪子,就一次買10雙。這樣可以避免你找襪子的煩惱,讓情緒好起來。
關掉電話、關掉手機。電話方便了現代人的生活,但也煩擾了他們。幾乎每個人都有過耐著性子聽電話的時候。如果想自在地吃晚餐或讓耳朵清靜一下,最簡單的辦法是關掉電話、關掉BP機,如果需要,飯後再打開。
把家務分開做。盡量不要搞大掃除。最好是把家務分成幾部分來做。譬如:今天整理浴室,明天除塵,後天擦窗戶。心理學家認為,做少量家務不會使人感到疲勞,而且還使人有愉悅感。
積極從事體育鍛煉。從事任何項目的體育活動都能使人感到愜意,但前提是運動量不要過大。與其在家中使用健身器材,不如到公園散步、同朋友踢球、打球或到遊泳館遊泳。
給自己留些空閑。交電話費或水電費等瑣事盡量交給銀行或家政服務人員來做,多留些時間給自己。
如果你有個朋友,他總是炫耀自己不能閑著,你要疏遠他,因為這樣的人使周圍人的情緒緊張,有下意識害人的作用。如果累了,你就躺著,即使不累,為了愛惜自己也可以躺著放鬆一下。
如何樹立對健康的信心
心理失衡的人
某先生有一天在辦公室尿了褲子,他覺得自己完了。“那是一種瀕死的感覺,我再也不能用意誌控製自己了。”他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絕望地訴說。
李是一名成功人士,有車有房,連續兩年來他“全身都是病,但就是查不出哪裏有毛病”,最為嚴重的時候,他一天做過三個心電圖,一年做了5次胃鏡,查了腦CT,做了冠脈造影———那是一種非常難受的檢查,從大腿部切開,沿靜脈將探頭伸入心髒。結果是他沒有任何機體性的病變。兩年沒有性生活了,妻子總是懷疑他,兩人感情已到了離婚的邊緣。
李先生是典型的抑鬱症伴驚恐發作。但是他一直都以為是自己的身體出了毛病,而根本就不想,或不願想是自己的心理有了病。
回歸的站台
一位年輕的電腦銷售經理,他有一個溫暖的家和高薪水的工作,在他的麵前是一條充滿陽光的大道,然而他的情緒卻非常消沉。他總認為自己身體的某個部位有病,快要死了,甚至不自己選購了一塊墓地,並為他的葬禮做好了準備。實際上他隻是感到呼吸有些急促、心跳有些快,喉嚨有些梗塞。醫生勸他在家休息,暫時不要做銷售工作。
他在家時休息了一段時間,但是由於恐懼,他的心理仍不安寧。他的呼吸變得更加急促,心跳得更快,喉嚨仍然梗塞。這時他的醫生叫他到海邊去度假。
海邊雖然有使人健康的氣候,壯麗的海灘,但仍阻止不了他的恐懼感。一周後他回到家裏,他覺得死神很快就要降臨了。
他的妻子看到他的樣子,將他送到了一所有名的醫院進行全麵的檢查。醫生告訴他:“你的症結是吸進了過多的氧氣。”他立即笑起來,說:“我怎樣對付這種情況呢?”醫生說:“當人感覺到呼吸困難,心跳加快時,你可以向一個紙袋呼氣,或暫且屏住氣。”醫生遞給他一個紙袋,他就遵醫囑行事。結果他的心跳和呼吸變得正常了,喉嚨也不再梗塞了。他離開這個醫院時是一個非常愉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