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理十分微妙,即使同樣的一句話也會因對方的情緒變化而得到不同的理解。讀懂對方的內心才能控製其情緒的變化。沉默的人就是一扇關閉的門,如果你在交往中稍有不慎,那麼對方就永遠不會向你打開心扉。
菲力斯東是美國燧石橡膠公司的創始人。公司剛成立時,設備十分簡陋,隻有屈指可數的幾個工人,而且研製工作進展得很不順利。一天,在一家酒店裏,菲力斯東遇到了一個落魄的發明家羅唐納。此人曾取得新式橡膠輪胎的發明專利權,並拿著設計圖樣和專利證書去找正在開發新產品的橡膠巨子史道夫。
羅唐納滿以為能高價賣出自己的專利或得到史道夫合作生產的認可,沒想到,他得到的隻是一個侮辱。史道夫輕蔑地看了一下他的圖樣,然後扔在地上,說:“你是個騙子,隨便尋來一些小孩子都可以弄的玩藝兒來騙我的錢!”羅唐納氣得眼淚都出來了,他為了證明自己不是騙子,拿出了專利證書。史道夫不屑一顧地瞥了一眼專利證書,揉搓幾下又塞進羅唐納的口袋裏,說這是嚇唬土包子的,審查專利的都是些外行。
羅唐納遭到這樣的汙辱,內心很受打擊,發誓今後再也不搞發明,整天以酒澆愁,窮困潦倒。菲力斯東聽說羅唐納有一個發明專利,頓時興起合作的念頭,忙上前與他攀談。誰知羅唐納隻是冷冷地瞥了他一眼,根本不理睬。因為羅唐納所受的那次羞辱被人們當成笑談,使他的性格變得更孤僻,對任何人都不敢信任。
菲力斯東不願放過這個機會,第二天專程到羅唐納家拜訪,卻被拒之門外。
菲力斯東想,一個有才能的人在受到打擊之後變得孤傲、冷漠,不是很自然的事嗎?那麼,自己一定要用誠意打消他的疑心。於是,他蹲在羅唐納門外,耐心地等待羅唐納回心轉意。他不吃不喝,整整等了一天,又餓又累,幾乎支持不住了。
到了下午6點多鍾,羅唐納終於出來了。菲力斯東大喜過望,驀地站起來,正要迎上前去,突然眼前一黑,險些栽倒在地,幸好羅唐納趕上前把他攙扶住了。
羅唐納終於被他的誠意所感動,決定幫助他大幹一場。後來,菲力斯東運用羅唐納的發明,製造了蓄氣量大且不易脫落的橡膠輪胎。產品上市後,受到廣泛的歡迎。憑借這一基礎,燧石橡膠輪胎公司迅速發展壯大,成為美國最大的輪胎公司之一。
怎樣才能使別人接受自己呢?應該先進入對方的內心世界引發其產生心理動搖。如果你對他的“入侵”超過了一定程度,一般人都會產生心理動搖。
你還可以使對方感覺到你十分同情他的處境。如果對方因為遭遇挫折而不言不語或顧左右而言他,你不妨表示同情,比如對他說,如果你處在同樣的環境遇到同樣的事情,肯定也會失敗。這樣對方就會擔心他再保持沉默就會被你誤解,從而與你展開交談。
空談道理是沒有用的。現在有人稱當今的年輕一代為“等待指示的一代”,雖然能做到尊重上司或前輩,並妥善處理自己份內的工作,但缺乏獨立判斷能力和積極性。隻要做完分派的工作,即使有剩餘時間也不會主動去做什麼。一到下班時間,立刻走人,即使看到前輩或上司仍在忙碌也無動於衷,“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心理普遍存在。
其實,即使認為是同自己沒有關係的事,隻要具備一定契機和理由,人們大多會像對待自己的事一樣作出積極的姿態。所以說,能否感化別人不在於理論而在於情感、需求、本能等所謂的行為動機。雖然在理論上認定某事與自己無關,但如果受到情感或需求上的強烈誘惑,他就會不由自主地被卷入其中。
百分百減壓
大多數人會以“就是不喜歡”或“沒什麼理由,就是不相信”為由來拒絕對方的勸說。這時首先就應當考慮如何喚起其行為動機。雖然人的思維方式會隨著時代而改變,但情感、需求、本能等本質的東西是不容易改變的,即便是年輕人也會接受行為動機的引導。尤其在公司,如果能形成發現問題並主動解決問題的積極的工作氛圍,情形就會大不一樣。
怎樣避免與人計較
心理失衡的人
自述者:她是我的朋友,她丈夫是我的同班同學,有一天我利用他們夫婦來我家玩牌的機會,提出共同做一筆生意——沒有他們的社會背景,這筆生意就做不成。他們倆同意了。大家都非常興奮。接著我把我該出的本錢拿給了他們。我完全信任他們,相信他們也會拿出同樣多的資金。可是後來,他們拿出的本錢隻有我的一半。生意做成功了,但是利潤卻平均分配。我不服氣,認為他們拿多了,因為我出的錢多。他們說雖然現金比我出得少,但他們憑關係拿到了充足的貨。我還是心理不平衡,計較他們耍滑頭,結果發生了爭吵,朋友關係再沒有以前好。後來,我還想與他們做生意,卻不好開口了。
回歸的站台
一個人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由與他關係最親密的朋友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