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失衡的人
她喜歡上了一個男孩,愛是無罪的,盡管自己比他年紀大。她向他暗示了幾次。他明白了她的意思,他說:“姐,我也喜歡你。你不會嫌棄我的學曆低吧?”她的愛被他接受了,內心灌滿了幸福感。很快,她就與他同居在了一起。她的收入從自完全成了兩人世界的生活開支。這樣的日子隻維持了一個多月。一次,他在與朋友一起聊天,沒有發現她。朋友問他為什麼喜歡上一個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他說:“誰說我喜歡?我是和她玩玩。”她聽到這話如五雷轟頂,差點當場暈過去。她痛悔不已,愛變成了恨,她衝上前甩了他兩個耳光,然後永遠在他麵前消失了。從此她一個人以淚洗麵,沉浸在痛苦之中。
回歸的站台
有一個美國女孩被人強暴了,非常痛苦。她就找到心理醫生,希望得到救助。她一見到心理醫生就哭了,並泣不成聲地說:“我好慘呀,我多麼不幸嗬,我這一輩子都忘不了這件事情了……”
心理醫生當即嚴肅地對她說:“小姐,你被強暴是你自願的。”
聽到這話,這位小姐嚇了一跳,說:“你說什麼?我怎麼可能自願被強暴?”
心理醫生對她說:“你被他強暴一次,但在你的心裏天天心甘情願地被他強暴一次,那你一年下來,就被他強暴了365次。”
“這是怎麼回事呢?”女孩不解地問。
“在你身邊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你好像看了一場不好的電影一樣,天天在回想,這不是很笨的事情嗎?這與重蹈覆轍有什麼區別呢?”
是啊,你改變不了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你改變不了事實,但你可以改變態度;你改變不了過去,但你可以改變現在;你不能控製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預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可以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長度,但你可以決定生命的寬度;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選擇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
事實上,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當你在注意一件事情的時候,你注意不到其他事情。所以,從抑鬱中擺脫出來的方法並不複雜,隻要你腦海中的“電影”改變了,你不要再在腦海裏重放你不喜歡的細節了,去放一一部新的、喜歡的“電影”,就很容易改變這種情況。
英國作家薩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麵鏡子,你對它笑,它就對你笑;你對它哭,它也對你哭。”確實,不管你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應以歡悅的態度微笑著去麵對。
下麵介紹幾條原則,隻要你反複地認真地執行,就可能減輕或者消除你的煩惱。
要朝好的方向想。有時,人們變和焦躁不安是由於碰到自己所無法控製的局麵造成的。此時,你應承認現實,然後設法創造條件,使之向著有利的方向轉化。此外,還可以把思路轉向別的什麼事上,諸如回憶一段令人愉快的往事。
不要把眼睛盯在“傷口”上。如果某些煩惱的事已經發生,你就應正視它,並努力尋找解決的辦法。如果這件事已經過去,那就拋棄它,不要把它留在記憶裏,尤其是別人對你的不友好態度,千萬不要念念不忘,更不要說:“我總是被人曲解和欺負。”當然,有些不順心的事,適當地向親人或朋友吐露,可以減輕煩惱造成的壓力,這樣心情會好受一些。
放棄不切合實際的希望。做事情總按實際情況循序漸進,不要總想一口吃個胖子。有人為金錢、權力、榮譽奮鬥,可是,這類東西你獲得越多,你的欲望也就會越大。這是一種無止境的追求。一個發財、出名似乎是一下子的事情,而實際上並不然。因此,你應在懷著遠大抱負和理想的同時,隨時樹立短期目標,一步步地實現你的理想。
要意識到自己是幸福的。有些想不開的人,在煩惱侵入時,總覺得自己是天底下最不幸的人,誰都比自己強。其實,事情並不完全是這樣,也許你在某方麵是不幸的,在其他方麵依然是很幸運的。如上帝把某人塑造成矮子,但卻給他一個十分聰明的大腦。請記住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我在遇到沒有雙足的人之前,一直為自己沒有鞋感到不幸。”
百分百減壓
幹自己的事,不要寄希望於別人。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其實要求別人能迎合自己,這既不現實又不合理,其結果多是自尋煩惱。
多幫助別人做些事,使自己沉浸在快樂的工作中,不僅能忘卻煩惱,還能在生活中體會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善於做出讓步。一個能幹出大事的人,往往隻注重大事,隻要不影響大前提,在小事情上善於做出讓步,以減少小事給心理帶來的壓力和煩惱。
當遇到別人傷害而帶來煩惱時,應迅速轉換環境,將精力轉移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例如讀一本名人傳記,或者勵誌類的圖書。
怎樣教會別人尊重你
心理失衡的人
傾訴者:我真心想把工作做好,所以我一般比別人上班早。可是我的頭頭卻認為我是在單位裏享受公家資源,例如空調、電腦等。我備受打擊,從此恨起頭頭,巴不得在他身上出點麻煩事情。他不尊重我,我也會不尊重他,他安排給我的工作,我不再像以前那樣不折不扣地完成,而是采取敷衍的辦法,胡亂地去做。我看見同事與他打得熱火,我就說些諷刺話,刺激他們,讓他們感到難受。這種變化,讓我在人們麵前成了“陌生人”,不可理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