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被人排斥常常是因為別人有戒心,態度不友好。人難免犯錯誤,但對待錯誤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不敢而對,設法回避,一種是承認錯誤,並希望得到別人的原諒。而對待別人的錯誤也是兩種態度,一種是抓住不放,一種是分析錯誤的原因,適當的時候表示自己的善意,給予寬容,誠摯地進行溝通,這樣自然就會相互尊重多,隔閡少,心境自然會變得平靜。
別讓他人的失禮傷害你
心理失衡的人
一次朋友聚會上,大家開玩笑,談起誰怕老婆,小謝說:“在坐的最怕老婆的是小鄭,老婆一聲吼,小鄭也要抖三抖。”小鄭臉刷地紅了。其實是說者無心,而小鄭卻聽者有意,認為小謝是故意當著大家的麵羞辱他,他受到了傷害,端起酒杯,把酒潑向了小謝,當場上謝非常的難堪。一對本來要好的朋友,卻被這件事,鬧得不開心。
回歸的站台
傷害有故意的,也有無意的。人與人相處,一句話,一個動作都可能造成對某人的傷害。在一個模特兒的事業成功之際,朋友們為她舉行了慶祝宴會。可是在宴會上,這位春風得意的小姐突然聽到一個朋友正大聲宣布一個她發誓永遠不告訴別人的秘密:“她現在多苗條啊!要是你們兩年前看到她是什麼樣子,那可就妙了。她現在的身材是花了整整一個夏天進行減肥才得到的。”大家屏息聽著,有的人發出了吃吃的笑聲。女模特羞得無地自容。
兩位外科醫生碰到了一個棘手的病症,一位訓練有素的護士在休息時間向他們提出了一項高明的治療方案,她說:“為什麼不試試這個方案呢?”一個外科醫生馬上打斷了她的話,說:“因為我還記得你上星期填錯了一個病人的病曆卡。”這位護士羞得滿臉通紅,無言以答。
離開飯桌之前,丈夫為了在他們夫婦倆請的客人麵前顯示一下慷慨大方的氣度,在桌上留下了20美元的小費,可是她的妻子一把奪過錢,大聲嚷道:“這飯店的服務並不怎麼好!”丈夫隻好趕緊溜之大吉。
還有一些喜歡和別人搗蛋的人,他們可能是你的朋友、同事或者是你的親人,他們在公共場合把你突然推到尷尬的境地,他們提起一件你諱莫如深的往事,有恃無恐地出你醜,或是公開你的隱私,或是談論你幹過的傻事和鬧出的笑話。如果這時你生了氣,他就會說:“這隻是開開玩笑,你太神經過敏,太缺乏幽默感了。”
愛德華·格羅斯是華盛頓大學的社會學家,他對人們處在尷尬境地時的各種表現研究了20多年,他指出:“人們在公開場合被羞辱,通常並不認為是玩笑,或者是微不足道的小事。婁人的感情受到傷害時,我們中的大多數人會十分憤怒,表現得張口結舌或滿臉通紅。但是我們可以有另一種比較聰明的解決辦法,保持沉默,或者設法改變你的處境。”
別花太多的時間為你受到的傷害而煩惱,不要苦思冥想“為什麼樣這人要對我如此不懷好意”這類問題。也許有些是故意使你感到窘迫的,因為他們覺得你對他已造成了威脅,或者是想懲罰你曾經做過對不起他的事;而另一些人是習慣於開這類玩笑的,他們毫不考慮別人是否受到傷害。對於這類人,沒有必要去計較他是否是故意的。
佛羅裏達大學的心理學家巴裏·舒蘭克說:“完全沒有必要去追究一個人的所作所為是否別有用心。”相當可能的情況是他或她壓根沒有意識到你會受到傷害。當你向他指出失禮的言行後,這位愚蠢的冒犯者通常會向你致歉意。當然,怎樣擺脫窘迫的處境,要依情形而定。如果你的上司在你的同事麵前動輒責備你時,你可以心平氣和地嚴正指出:“我們是否可以私下談談這個問題?”
同樣地,傷害你的人是你的配偶或朋友時,你可以說明你覺得多麼尷尬、為難甚至是痛苦,遠比以同樣的方法去回擊對方要好得多。如果這個繼續不分場合地使你窘迫難堪,你可明確指出:“我覺得以後很難再信賴你。”
有時遇到有人故意羞辱你,你可以采用比較激烈的方法,必須使這種羞辱立即停止下來,他說:“你已經設法使我難堪了,你不介意告訴我這都是為了什麼緣故吧?”或者說:“你似乎心煩意亂,是不是我有什麼事使你不高興?”
不管怎麼做,避免衝突,千萬別發火,如果失卻了泰然自若的態度,你隻能使對方占上風,使別人對你產生不滿情緒。
相當多的時候,最好的辦法是靠急中生智和幽默感化解尷尬。
百分百減壓
培養和保持健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學會疏導內心的憤怒,別人的失禮,出於無意,不要神經過敏,非要討個說法。不理智的行為會讓小的傷害變成大的傷害。不要把一切都怪罪於他人,在講原則的基礎上學會靈活地處理問題,善於與人合作,通過寬容對方而得到對方的尊重。如果真的是自己錯了,要真誠麵對而取得諒解或理解,不鑽牛角尖。學會繞過生活的礁石,使自己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親切的、穩定的、誠實的、堅強的、活潑開朗的人。
消除因別人的傷害帶給你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