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在物質與精神之間找平衡點(3)(3 / 3)

如何走出精神的空虛地帶

心理失衡的人

報載:精神空虛的劉某撥打恐嚇電話,稱某機場候機大樓內存放的包裹有炸藥馬上要爆炸,致使機場工作人員極度緊張。劉某逮捕後交待,他沒有別的動機,就是活得太空虛,閑得無聊,一天在家看地圖,突然想搞惡作劇,於是利用聯通公用電話向某機場撥打恐嚇電話。結果因精神空虛而把自己送進了監獄。

回歸的站台

精神空虛所導致的“生命意義缺乏症”,對個人、家庭及社會的危害是很大的。在現實生活中,許多人精明能幹,成為人人羨慕的成功人士。然而,他們賺了錢有了名之後,有些人卻沉溺於燈紅酒綠之中,醉生夢死;有些人被“白色幽靈”所俘虜染上了毒癮。有人說什麼這是愚昧。其實,他們誰也不愚昧,有誰見過愚昧無知者能掙大錢幹出業績來?他們何嚐不知適尋花問柳、吸毒會導致病魔纏身,最終落個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呢!

現在已步入一個價值多元化的時代,也是最易讓人們感受生存挫折的時代。不少人感到精神空虛,活著無意義,陷入這種沼澤而無法擺脫。這種生活意義的迷失和價值觀上的功利主義,便會使人感到生存受到挫折,覺得活著沒意思,心靈空虛精神苦悶,這便是“生命意義缺乏症”,心理治療學上稱為“精神神經症”。它與傳統心因性神經症的區別在於,其病因不是情緒方麵,而是精神方麵出了偏差,人性方麵出了問題。

人是地球上惟一追求意義的生物,追求人生的意義是人的本性。紅塵擾攘中的芸芸眾生,為追求美好的物質生活東奔西跑,拚搏奮鬥,以求過得快樂幸福,實現自我價值。但有不少人擁有常人無法比擬的物質享受,卻不覺得有什麼幸福,也不感到它有什麼價值。於是便去尋找其它東西,想來彌補空虛的心靈,不少人去吸毒,讓毒品來麻醉自己,過那種“飄飄欲仙”的虛幻生活,明知會毀了自己也不在乎。

正是精神生活的空虛,便想方設法去尋找一種精神安慰劑。為此,有必要對患“生命意義缺乏症”者進行心理剖析。關於生命的意義,見仁見智,人對它的渴求是極為強烈和迫切的。可以說,任何不考問人生意義的生活,都不是人的真正的生活,隻有追求人生的意義,生命之光才會得到升華。在人的社會實踐中,執著的追求,不懈的努力,遲早都會有所創造有所收獲,就像我們去登山看日出一樣。攀登就是意義,就是追求,因為心中憧憬著擁抱太陽的希望。

豐子愷說:“隻有希望中的幸福,才是最純粹、最徹底、最完全的幸福。”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人們要想幸福,但人們想要值得的幸福。”但為什麼有些人特別是中老年人會迷失自我,患上生命意義缺乏症呢?從客觀上說,他們麵對身體的逐漸衰老,開始考慮死亡這一問題,尤其是垂暮的病人,容易產生恐懼和空虛,一切希望隨著死亡而灰飛煙滅,便認為人生是一場空,最終是無意義的。因此.對待心靈空虛必須給予心理治療。

生命意義缺乏症者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功名利祿,逐世轉移”,莫陷入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泥潭。應以正確的態度對人生,認識到人生並不空,應肩負起自己的責任。還應看到“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生命的有限性是人類生命的實質特點,也是生命意義的真正的組成要素,正因為人生是有限的,才使我們有一種緊迫感、使命感,為實現人生的目的去工作去奮鬥,珍惜光陰也就是珍惜生命,保持淡泊寧靜的心態,坦蕩豁達地去生活。

百分百減壓

無論凡人還是名人,無論庸者還是智者,一生的曆史,就是生活。雖然活得有所不同,可又何其相似?油鹽柴米,上班下班,生兒育女,養家糊口,年複一年,人人如此。生活,就像一棵野草或一粒石子,隨處都是,到處一樣,平淡而又平庸。但是,隻要我們讓生活有愛,平淡的生活就不會平庸,平淡的生活就會有滋有味兒。

讓生活有愛,並不是說隻讓我們自己的生活有愛,而是給生活以愛。是要我們去學會熱愛生活、傾情生活,讓我們的愛為生活點一盞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