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擔驚受怕,越遭受災禍。因此,一定要懂得積極態度所帶來的力量,要相信希望和樂觀能引導你走向勝利。即使處境危難,也要尋找積極因素。這樣,你就不會保持內心的平穩。
我們都怕出錯,而且常常因出錯而受到指責,但是我們可以掌握行動不受情緒左右的辦法。
受到批評,不必要感到失望、不平或憤怒,而應把精力用來研製一項明確的計劃,以平息批評,重新起步。
如果你不願從錯誤中學習,你便會千方百計地掩飾錯誤。隱藏的錯誤會成為你工作上的毒瘤,甚至危害到你的人際關係和你的事業,掩飾一個嚴重的錯誤就像掩飾癌症的症狀一樣,將導致整個機構的瓦解。你如果有責任心,就應勇於認錯。你應該對自己這麼說:“我的能力不僅於此,下次我會表現得更好。”或“我沒考慮到不利因素,以後我就知道該注意這件事了。”這就是“從錯誤中學習”的涵義。
有時候我們又太勇於自責了。我們會說:“這都是我的錯。”“我什麼事都做不好。”如果是我們的錯,自責倒也無妨,但明明不是我們的錯而強要自責,便有危險。喜歡自責的人內心常有“我是笨蛋,我是失敗者”的想法。這麼一來,下次你又會犯同樣的錯誤。或是你誤信自己的確是笨蛋,而根本不再嚐試了。奇怪的是,我們的確能安於失敗。不動腦筋的自憐要比絞盡腦汁分析自己,思考下次如何成功來得容易多了。
對於運動員的競技而言,比賽完了就是結束了——有人贏,有人輸。比賽不能重來,可是在工作上,永遠有第二次機會。你應該告訴自己:“明天又是嶄新的一天。”明天永遠有另一個成功的機會。你可以從逆境中學到許多寶貴的經驗——隻你不被逆境擊倒,而變得憤世嫉俗。
記住:逆境中可能發生的危險隻有一個——不恰當地歸咎自己。你若你失敗者自居,便會真的成為失敗者。“你認為自己是怎樣的人,就會真的成為怎樣的人。”這句格言在此處同樣適用。
百分百減壓
你多半不能改變外在的環境,但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態度:明天的情形或許和今天一樣,但明天的我絕不是今天的我。你若改變態度,可能因此而改變整個形勢。
出了差錯時,不要慌,不要輕易放棄。應該仔細研究問題,像檢查電子線路板上的短路一樣。不要隻注意毛病,而要專心研究下一步該怎麼做。隻要一息尚存,就有希望。不論遭遇何種不幸,隻要能繼續生存下去,就證明了自己不是失敗者。
相信錯誤不會持續很久
心理失衡的人
小朱本來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可自從做錯了一件事之後,見人不敢抬頭,開會不願發言。他在後悔、自責中生活,一日日地戧害著自己的身心。他說:“我會因這次過錯,永遠也衝洗不掉人們心中的陰影。我還會理直氣壯地說話嗎?我還能得到我想得到的東西嗎?我不敢真實地麵對自己。越這樣心理越發有障礙,被過錯纏得緊緊的。”
回歸的站台
人不能失去精神。也許你在過去曾經犯過錯誤,那麼今天就不要再後悔了,精神被控製,是最可怕的事。你可能為過錯感到遺憾,但是你需要去做得更好。這才是重要的。
“如果我那樣做的話,事情就不會像現在這樣發生了。”一些生意人想著昨天的生意而歎道。而當他擔心過去時候,他可能在生意上錯過了今天更大的機會。
隨它去吧!它不會持久的,沒有一個錯誤會持久的。由於我們試圖抓住一些我們無法挽回的幸的事情,以及一些給我們帶來痛苦、造成擔憂和焦慮的事情,對我們是非常不利的,我們應該忘記它們,應該把它們打入曆史的墳墓。不要因為擔憂過去而錯過了未來更好的機會。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種人,他們有很多不快,令人沮喪的不幸的記憶,他們的頭腦中充滿了消極,充滿了那些讓人悲傷、痛苦和感到羞恥的事,以至於他們得不到一刻的平靜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