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受累於情緒的經曆,似乎煩惱、壓抑、失落甚至痛苦總是緊隨著自己,於是頻頻抱怨生活對自己不公平,企盼某一天歡樂能夠降臨。尤其是成功人士,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完美主義、自戀、偏執、表演傾向——小到對一枚指甲的專心修飾,大到愛自己而不能與另外的人相愛。他們在物質與精神、名與利之間遊離,淡薄了抓住心理平衡點的意識,以致精神常常處於崩潰的邊緣。
完美主義:有完美主義特點的人是最有天賦、最具創造力的。可能有音樂、哲學、文學等多方麵的才華。亞裏斯多斯說:“所有天才都是完美主義者。你天資聰穎,若能被恰當激發,得以發揮,便會有傑出的成就”。所以很多政治家、商業奇才、作家等都有明顯的完美主義特點尤其是音樂、哲學、文學界的成功人士更為突出。
成功人士無論對於事業,還是感情,都要追求最完美。然而世界上沒有真正的完美,對完美的追求往往是一種自虐,會使他們的精神和心理產生失衡狀態。
自戀:英語為Narcissism,直譯成漢語是水仙花。這來自一個美麗的古希臘神話:美少年那西斯在水中看到了自己的倒影,便愛上了自己,每天茶飯不思,憔悴而死,變成了一朵花,後人稱之為水仙花。從張國榮的演藝生涯看,憂鬱情緒時常困擾他,不知道這是不是他最終選擇這一方式作為最後歸宿的原因。他留下了這段話:“我承認一度灰心失意,因為自己永遠在次要位置,別人不做的戲由我頂上,別人不唱的歌由我接唱,我曾經質問自己究竟為了什麼,既然做得不開心,又為何還留在這個圈。”
成功使人更加自戀,如果不注意調整,會過分自戀,凡事看到的都是自己,漸漸整個世界也都變成了自己一個人的了。
偏執:有偏執特點的人,往往會做出突出的成績和貢獻,由於這類患者有較強的掩飾性,同時他們往往保留著完整的智力和能力,在不涉及重大利益衝突時,幾乎難以被人察覺。對於挫折與拒絕過分過敏,容易長久地記仇,即不肯原諒曾侮辱、傷害或輕視的人。從心理發育的角度講,偏執型人格障礙者的人格,有比較高的幼稚度。常常喜歡使用“投射心理機製”——即自己是怎麼想的、就認為別人是怎麼想的,自己是怎樣感覺的、就把感覺當作現實,也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所以,這些人缺少與別人和外界的“界限感”,難以分清自己和別人的想法,難以區別想象和現實。
成功很容易使偏執型人格,專心生活在“個人神話”中。並且,由於這些人的心理發育不健全,心理防禦機製比較單一,使幻想和投射成了幾乎惟一的思維和生活方式,所以,圍繞著投射建立了強大、頑固的防線,他會把全部精力用於維持自己的“幻想神話”,加之偏執型人格的智商都是非常高的,所以,他們所編織的神話,是無法用辯論或者勸導瓦解的。
表演:這種人的情緒特點是以一種過分情感化和誇張的言行吸引注意力。感情多變、容易受別人的暗示影響,常希望領導和同事表揚和敬佩自己,願出風頭,積極參加各種人多的活動,常以外貌和言行的戲劇化來引人注意。他們常感情用事,用自己的好惡來判斷事物,喜歡幻想。
成功人士往往會有更多機會來強化人格中表演特征,甚至最終形成表演型人格障礙,他們是幻想性激情的犧牲品,他們被各種富有激情的幻想驅使著,整天忙來忙去的。他們情緒化的生活著,喜怒哀樂無常。
人活在世上想讓自己生活中不出現一點煩心之事幾乎是不可能的,關鍵是該如何找到心理平衡點,克服不良的人格傾向,做生活的主人,做情緒的主人,從而走出心理的低穀。
人都是有情緒的,但要保持在一個較為衡定的狀態。許多人都懂得要做情緒的主人這個道理,可遇到具體問題就總是知難而退,認為控製情緒實在是太難了。言下之意就是: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別小看這些自我否定的話,這是一種嚴重的不良暗示,它真的可以毀滅你的意誌,喪失戰勝自我的決心。還有的人習慣於抱怨生活:“沒有人比我更倒黴了,生活對我太不公平。”在抱怨聲中他得了片段的安慰和解脫:“這個問題怪生活而不怪我。”結果卻因小失大,讓自己無形中忽略了主宰生活的職責。所以要改變一下對身處逆境的態度,用充滿勇氣的語氣對自己堅定地說:“我一定能起出情緒的低穀,現在就讓我來試一試。”這樣你的自主性就會被啟動,沿著它走下去就是一番嶄新的天地,你會成為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