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章 在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找平衡點(2)(2 / 3)

《心理學大詞典》中對嫉妒的定義是:“與他人比較,發現自己在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等方麵不如別人而產生的一種由羞愧、憤怒、怨恨等組成的複雜情緒狀態。”這個定義的特點是綜合了嫉妒被廣泛認同的特點,具有很強的包容性。

你容易嫉妒他人嗎?大多數人被問到這個問題時,總是難以立刻回答。似乎,在許多人的心目中,“嫉妒”是不好的名詞,它代表著心胸狹小、沒有氣量。

嫉妒如同毒蛇一樣啃噬著人們的心,困擾著所有相關人的情緒,這種糾結的心情,甚至會使人做出非理性的行為,破壞了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

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幾乎都有過嫉妒的經驗,心理分析大師佛洛伊德曾說:“嫉妒是感情狀態之一,就像憂鬱,是正常的反應。”他甚至認為,自認為從不嫉妒的人,可能是自欺欺人,不然就是壓抑這種感覺或故意忽視。

在人成長的過程中,嫉妒是大多數人必經的課題,是正常的感情狀態,不見得全然負麵,但是當它侵犯到我們的理智、困擾了我們的情緒,甚至危害到自己和他人的關係時,我們就必須正視它的存在,並且勇敢地麵對這個警訊,而不要讓自己被嫉妒情結捆綁。也可以說,隻有當我們建立較高的自我價值,並將指責的、占有的、束縛的愛放掉時,才能重新在自我裏尋找到真正的力量。

嫉妒是一種害人害己的危險心理,要克服人性的這些偏狹、自私和平庸的弱點,就應該用人類的智慧和知識來充實自己,使自我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如此,也才能擺脫強烈妒意產生的情緒困擾。

百分百減壓

在工作和生活中,每個人都要在具有競爭氣氛的環境中客觀地對待自己,擺正自己的處世態度。不要把身邊優秀的人僅僅看成是與自己有競爭關係的對手,而要看成是促使自己進步的動力。在與他人相處的時候,不要僅僅拿自己的長處和別人的短處去比較,而要注意發現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隻有這樣才會有長進,才會使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境界。

要走出自我狹隘的小圈子,做個聰明人。嫉妒別人成功是從自我的視野中把別人的成功看成自己的障礙,因此其內心深處潛藏著一種自己不好,也不許別人好的自私心理。有的人時時會發現自己周圍的人正在超越自己。如果你能為他們的進步而高興,並能為此而感到驕傲和自豪,那麼你就走出了自我狹隘的小圈子,你就具有了一種寬廣的胸懷,這種胸懷對於你將來的成功十分重要。如果說嫉妒心理代表著一種平庸和狹隘,那麼能夠積極地容納別人和歡迎別人超越自己的態度則代表著一種高尚和善智。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個聰明人,我們應力爭做一個能夠積極地容納別人並歡迎別人超越自己的聰明人。

如何避免小事引起的煩惱

心理失衡的人

晚上,小龍和小馬兩人喝啤酒時因小事而翻臉,小龍就在朋友麵前說小馬品行不好等壞話。第二天上午小馬在公司質問小龍為什麼胡說八道。小龍說他沒有說什麼,或者是酒喝多了,開了什麼玩笑吧。他們在一定要弄出個是是非非的時候,卻忘記了一件重要的事,定於這天上午共同去見一個港商。當他們突然想起這件事,急忙往約會地點跑的時候,人家港商早就走了。小馬打電話給港商,編造了一個遲到的理由。可港商說:“算了吧,我怕以後合作,你們違約,又像這次約會遲到一樣,找出理由。”小龍和小馬麵麵相覷,尷尬不已,失去了一次生意機會,感到無盡的煩惱。

回歸的站台

利益有大有小,對於小利可以做到不計較。但生活中一些小事,它卻牽涉著大的利益。處理小事不慎,可能失去的是大利益。生活中擺正自我利益與他人利益之間的關係,當注意身邊的小事,絕不可在陰溝裏翻了船。

美國的吉布林和他舅舅打了維爾蒙有史以來最有名的一場官司。吉布林娶了一個維爾蒙的女子,在布拉陀布造了一所漂亮房子,準備在那兒安度餘生。他的舅舅比提·巴裏斯特成了他最好的朋友。他們倆一起工作,一起遊戲。

後來,吉布林從巴裏斯特那裏買了一點地,事先商量好巴裏斯特可以每季度在那塊地上割草。一天,巴裏斯特發現吉布林在那片草地上開出一個花園,他生起氣來,暴跳如雷。吉布林也反唇相譏,弄得他們關係烏雲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