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0章 在宣泄與控製之間找平衡點(1)(1 / 3)

生活中的煩惱是常事,把所有的煩惱都悶在心裏,隻會令人抑鬱苦悶,有害身心健康。如果把內心的煩惱向知己好友傾訴,心情會頓感舒暢。宣泄與釋放,是一種自救方式,但是要注意場合和對像,不能亂訴說、亂發脾氣。很多時候煩惱是由於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惹起的。所以要在宣泄與控製之間找到心理平衡點,達到有益的效果。

控製自己容易激動的性格

心理失衡的人

一個球員被裁判示意犯規,他如果僅僅是擺擺手,嘟噥兩句,稍微少發泄一下,應該說還是在情理之中,並不礙大事,但他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情緒,是對裁判說了一些不滿的話。主裁判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威,出示了一張黃牌,問題的是此前由於動作鏟球犯規,此人已有一張黃牌在身,因此加上這張黃牌是兩張黃牌,兩張黃牌得一張紅牌被罰出場。

被罰出場,他變得非常的惱怒。當一些球迷們喝倒彩,並且個別球迷罵了他。他向觀眾席伸出手做了一個罵人的動作,當賽後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竟踢了記者一腳。本來他小有名氣,可因這場比賽的表現,他在人們心目中的形象大跌。

回歸的站台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後來他學會了控製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終於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爸爸說:“從今以後,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

日子一天天過去,最後,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複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裏留下了一個傷口。無論你怎麼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

年輕時的所有不幸遭遇,造就了華盛頓後來的眾所周知的堅忍不拔的性格,他學會了要成功地對付環境辦法,是嚴格地控製自己容易激動的性格。

華盛頓在上小學時,就開始了他畢生的不斷約束自己的努力,他辛勤地抄寫了100多條“怎樣成為一名紳士”的準則,其中包括不要在飯桌上剔牙,以及同別人談話時不要離得太近以免“唾沫星子濺在人家臉上”等。

1754年,已升為上校的華盛頓率部駐防亞曆山大市,當時正值弗吉尼亞州議會選舉議員,有一個名叫威廉·佩恩的人反對華盛頓成為候選人。

有一次,華盛頓就選舉問題和佩恩展開了一場激烈的爭論,其間華盛頓失口,說了幾句侮辱性的話。身材矮小、脾氣暴躁的佩恩怒不可遏,揮起手中的山核桃木手杖將華盛頓打倒在地。華盛頓的部下聞訊而至,要為他們的長官報仇,華盛頓卻阻止並說服大家,平靜地退回了營地,一切由他自己來處理。第二天上午,華盛頓托人帶給佩恩一張便條,約他到當地一家酒店會麵。佩恩自然而然地以為華盛頓會要求他進行道歉,以及提出決鬥的挑戰,料想必有一場惡鬥。

到了酒店,大出佩恩之所料,他看到的不是手槍,而是酒杯。華盛頓站起身來,笑容可掬,並伸出手來迎接他。“佩恩先生,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昨天確實是我的過錯。你已采取行動挽回了麵子。如果人覺得已經足夠,那麼就請握住我的手,讓我們做個朋友吧!”

這件事這樣皆大歡喜地了結了。從此以後,佩恩則成了華盛頓一個熱心的崇拜者和堅定的支持者。

先是沒有控製好自己的性格,而為自己添了煩惱,接著主動道歉,讓自己獲得了別人原諒,煩惱自此離他而去。

百分百減壓

性格是造成人們差別的重要因素。但性格本身沒有優劣之分,外向的人有其長處也有不足,內向的人也一樣。健康的性格並不以外向、內向來衡量,隻要能最大程度地發揮自己性格的優勢,排除自己的弱點,就算是一個性格健康的人。

由於現實社會是一個十分複雜的複合體,人們所受的教育和影響也是多方麵的,所以,絕大多數人的性格都具有多重性,有時表現為外向,有時又表現為內向。因此,用一個統一的標準去衡量往往是不準確的,但是,一些公認的不良性格,需要予以避免,如動輒害羞臉紅、斤斤計較、鬱鬱寡歡、謹小慎微、孤僻膽怯,或口若懸河、說話魯莽、粗心大意、自我吹噓、感情衝動等。

培養和保持健康的性格,在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學會疏導內心的憤怒,不要把一切都怪罪於他人,在講原則的基礎上學會靈活地處理問題,善於與人合作,通過向他人傾訴煩惱而取得諒解或理解,不鑽牛角尖,學會繞過生活的礁石,使自己最終成為一個獨立的、親切的、穩定的、誠實的、堅強的、活潑開朗的人。

你知道如何克製憤怒嗎

心理失衡的人

一位影星的懺悔:當時我很憤怒,沒有克製住自己。其實在傷害對方的那一刻,我就後悔了。後來,我立即通過相熟的媒體向對方道歉,對方也接受了。我現在仍要對她說,我對不起她,傷害她是我不對。如果是現在,我不會那樣,而會選更好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但當時的衝動是避免不了的,不是因為當時沒有現在成熟,而是因為當時是電影中的那個角色,根本看不清自己,到現在已經隔了一段時間,當然也就清醒了。這幾天正在家閉門思過,深刻認識到打人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