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命運中這個人物的重量過分,攪亂了平衡。他個人計算著他比整個宇宙都要重要。人類的過剩精力都集中在他一個人的大腦中,一個人的頭腦要決定全世界命運,人類文明要延續的話,這將是一個致命的弱點。”——雨果
這位傳奇統帥舉一國之力,東征西討,縱橫天下,少有敗績。也正是他自信得過了頭,如果中和一些,低調一點,多國聯盟想在一場戰爭中勝他,恐怕還不是那麼簡單。
時也,命也,運也,這也許是拿破侖滑鐵盧戰後的想法吧。
東山再起
1815年3月1日淩晨3時,被軟禁在厄巴爾島上的拿破侖率領1000多名士兵在儒昂港登陸。在他看來,法國根本就沒有什麼王室軍隊,有的隻是拿破侖的軍隊,皇帝的軍隊,隻不過這支軍隊不幸在別人的白旗下過了11個月。事實上的確如此,法蘭西無法抵抗他的到來。法國雖然有國王、親王、大臣、省長,但隻要拿破侖一出現,這部強大的機器就會立即癱瘓。將軍們給他送來了軍隊,市長們拱手交出了城市。聖路易的後裔,患足痛病的國王麵對偉人的重新出現,自愧不如,很快逃之夭夭。1815年3月20日晚上9時,拿破侖在隨從人員和騎兵的前呼後擁下進入了巴黎。
拿破侖在法國的出現,震驚了整個歐洲。在維也納開會的同盟國立即放棄了彼此間的爭吵,又一次聯合起來。3月13日,反法同盟公布了一項聲明,聲明指出:“波拿巴違反了規定他定居厄爾巴島的協議,破壞了給他保留的唯一合法的稱號……使自己置於法律保護之外,並在全世界麵前表明,同他既不能講和平,也不能休戰。”各同盟國表示將運用它們所有的資源同拿破侖作戰。5天之後,奧、英、普、俄四國同意各自出兵15萬人共同去對付這個從厄爾巴島潛回的篡權者。3月25日,第七次反法同盟正式成立,他們決心徹底打垮這個科西嘉偉人。
暗度陳倉
拿破侖以其超乎尋常的充沛精力和高效能的組織天才,終於在短短的日子裏組織起一支帝國大軍。1815年5月底,他所征集的正規部隊已達到了284000人。根據各軍的不同使命,他把正規部隊分成幾個軍團,即北方軍團、萊茵軍團、阿爾卑斯軍團和比利牛斯軍團。北方軍團是主力軍團,拿破侖親自指揮,用它充當打擊的拳頭。該軍團共有124500餘人,擁有340門火炮,下轄5個步兵師、4個騎兵師以及近衛軍。
這時,反法聯盟70萬大軍分成5路,以鋪天蓋地之勢向法國壓來。英荷軍團93000人,由英國名將威靈頓公爵指揮,普魯士軍117000人,由布呂歇爾指揮,這兩個軍團均在6月14日集結完畢,部署在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及其以東一線;奧地利軍約21萬人,由施瓦岑貝格指揮,在萊茵河上遊集中;俄軍15萬,由巴克萊指揮,在萊茵河中遊集中;薩丁軍75000人,由弗裏蒙特指揮,在意大利北部的法意邊境集中。
同盟國經過協商決定,要在6月27日到7月1日之間越過法國邊界發起進攻。屆時,威靈頓、布呂歇爾和施瓦岑貝格的三個軍團直接進攻巴黎,巴克萊軍團作為第二梯隊,隨上述三個軍團之後行動,準備隨時接替他們之中任何一個進攻失利和損失嚴重的軍團,繼續向巴黎發動進攻。弗裏蒙特的薩丁軍團負責進攻法國中南部的重鎮裏昂。聯軍計劃以絕對優勢的兵力實行四麵圍攻,一舉壓垮剛剛組建起來的法軍。
拿破侖考慮到法軍兵力不足,以30萬兵力抵抗70萬大軍,不能消積防禦,他決定提前走上戰場,趁聯軍尚未完全集結和統一行動之前,以攻為守,首先擊破威靈頓和布呂歇爾兩個軍團,然後掉頭東向,依次迎擊俄奧兩國軍隊,從而徹底粉碎聯軍圍殲法軍的企圖。為了隱蔽自己的意圖,達到迷惑敵人的目的,拿破侖指示陸軍大臣達武在巴黎周圍修築要塞,他自己也盡量拖延離開巴黎的時間,以給敵人造成他準備在巴黎附近打一場防禦戰的錯覺。與此同時,他秘密地向比利時邊界集中兵力。
6月6日,北方軍團開始向比利時邊界開進。14日,全部人馬就已進到了聯軍鼻子底下的莫伯日、富爾米、希梅地區。行軍速度之快令人難以置信。6月12日淩晨,拿破侖離開巴黎,於中午時分到達拉昂。在這裏,他發現由於參謀長蘇爾特的疏忽,騎兵軍的四個師沒有接到行動命令,還安閑地留在駐地。拿破侖立即下令,命騎兵全速趕往法軍的集中地區。
威靈頓和布呂歇爾對法軍的行軍一無所知,拿破侖決定乘兩軍沒有備戰之機,將主力插入敵人兩個軍團之間,割裂它們的聯係,不使它們相互支援,然後將其逐一消滅。6月14日,拿破侖將其大本營前移,設置在法比邊境附近的博蒙特。他下令全軍分成兩路,在翌日拂曉前越過邊界,向布呂歇爾軍發起進攻,壓迫布呂歇爾軍團後退,再圍殲孤立突出的威靈頓軍團。
當晚,拿破侖出發巡視各軍。秘密集中在前線的法軍部隊,與對麵普軍僅隔一片密林,他們如同在弦之箭,隻待一聲令下就能馬上越過邊境線。拿破侖突然出現在軍中,立即引起了“皇帝萬歲”的歡呼聲。為了不致過早暴露目標,拿破侖多次製止這種呼聲,但毫無結果。
這一天正好是馬倫哥和弗裏德蘭兩次大捷的周年紀念日,拿破侖發表了極富鼓動性的講話,他號召法國士兵為重振法蘭西聲威而戰,他說:“時機已經來到了,不是征服就是滅亡。”
不完美的利尼之戰
拿破侖的進攻馬上就要開始了,可聯軍對此卻一無所知,威靈頓還以為拿破侖仍在巴黎加強防務呢。6月13日夜間,普軍前哨發現前麵有許多營火在閃動,立即向布呂歇爾作了報告。布呂歇爾不以為意。6月15日清晨,法軍第4軍中一個叫包弗蒙特的師長帶著部分參謀人員叛逃到普軍方麵,將拿破侖的實力和計劃和盤托出,布呂歇爾這才認識到自己的處境極其危險。不過,他並不驚慌,他相信憑普軍的實力和威靈頓軍團的支援,完全能夠對付拿破侖的進攻。
15日淩晨3時,拿破侖騎馬到達前線。他命令左翼指揮官內伊指揮第1、第2兩個軍和一個騎兵師構成左翼,迅速沿通向布魯塞爾的公路挺進,攻擊並占領卡特爾布拉斯,威脅普軍右翼,阻止威靈頓軍團對布呂歇爾的增援。同時,命令騎兵軍長格魯希指揮第3、第4軍和兩個騎兵師構成右翼,從正麵攻擊普軍。於是,一場大戰開始了。
內伊的左翼法軍進展神速,很快就占領了哥西裏斯,而格魯希的右翼卻進展緩慢,僅推到吉裏一線,左翼法軍顯得有些孤立突出。內伊害怕孤軍深入會遭到優勢敵人的圍殲,於是猶豫起來,不敢全力推進,僅以一個騎兵師的兵力繼續向卡特爾布拉斯進攻。該師進到卡特爾布拉斯以南地區,遭到了敵軍的阻擊,進攻受挫,不得不退回到弗拉斯尼斯附近,以待內伊的下一步命令。這時,天色已晚,內伊見自己的部隊已突進到敵人兩個軍團之間,而且士兵經過一天的行軍和戰鬥已疲勞不堪,於是作出決定:暫停進攻,就地宿營。
法軍右翼攻占了吉裏後,繼續向前推進,布呂歇爾軍倉促應戰,不斷後退。一天下來,布呂歇爾軍團已被壓縮到阿曼德、華格尼裏、利尼、桑布裏費一線。形勢對法軍十分有利。如果布呂歇爾繼續後撤,正好中了孤立威靈頓之計,拿破侖則可按預定計劃行事,首先消滅威靈頓軍團。若是布呂歇爾準備與拿破侖決戰,那法軍就先把他收拾掉。
晚上9時左右,拿破侖拖著極度疲憊的身體回到了設在沙勒羅瓦的大本營。這一天,從淩晨3時開始,他一直是在馬背上度過的。午夜時分,剛睡了幾個小時的拿破侖就被內伊叫醒,內伊向他解釋了白天沒能按計劃占領卡特爾布拉斯的原因。拿破侖向他反複說明了自己總的戰役設想和奪占卡特爾布拉斯的重要性,要他務必在16日早晨占領此地。他說,法軍不可能同時對付兩個敵人,隻有占領卡特爾布拉斯,才能完全割斷兩個軍團之間的聯係,保障主力殲滅當麵普軍,或者向左轉移兵力,殲滅威靈頓的英荷軍團。這次談話直到16日淩晨2時才結束。
在布呂歇爾軍被法軍逼得步步後退時,威靈頓還完全陶醉在安逸舒適的生活中,他根本沒料到拿破侖會采取攻勢行動。6月13日曾有消息說法軍已經占領了邊境的莫伯日一帶,但威靈頓當時正在陪同一位貴婦玩耍,對此消息未予理睬。15日下午3時,一個確切的報告證實法軍開始攻擊普軍的前哨陣地。威靈頓斷定法軍的企圖是經蒙斯直取布魯塞爾,從側後迂回包圍他的軍團,他立即下令所屬各軍收攏部隊,隨時作好機動準備。黃昏時分,威靈頓收到布呂歇爾請求增援的急件,可他沒有馬上向布呂歇爾靠攏,他認為拿破侖進攻布魯塞爾的危險依然存在,他要確保從蒙斯到布魯塞爾的道路安全。晚上10時,威靈頓向部隊下達了第二道命令,要求加強對布魯塞爾方向的防禦。命令發出以後,他又離開了司令部,去出席一位貴婦人的宴會。他在那裏一待待到16日淩晨2時,直到蒙斯部隊送來一份報告,他才悻悻離開。這份報告說蒙斯當麵的法軍全部轉移到沙勒羅瓦方向,蒙斯附近已無法軍蹤影。至此,威靈頓才如夢初醒,他不無悔恨地說:“啊,上帝!拿破侖欺騙了我。他已占去了24小時的行軍時間。”威靈頓當即命令部隊向卡特爾布拉斯方向行動,占領該村的公路交叉口,阻止法軍的進攻。如有可能,就在那裏與法軍會戰。
16日淩晨4時,拿破侖向全軍下達命令:內伊指揮原轄兵力繼續向卡特爾布拉斯進攻,近衛軍和騎兵預備隊隨後跟進,隨時準備支援。占領該地後,相機向布魯塞爾發起進攻,爭取在16日夜間或17日淩晨攻占布魯塞爾,從側後包圍威靈頓軍團。格魯希指揮右翼原有部隊,繼續向當麵的普軍進攻,占領桑布裏費,迫使敵人向耿布勞斯方向撤退,從而使敵人兩個軍團之間的距離更加拉大。
上午8時,格魯希向拿破侖報告:普軍正向桑布裏費集結,看樣子要在利尼附近展開會戰。同時,內伊也送來報告,說英荷聯軍正向卡特爾布拉斯附近集中。拿破侖命令內伊集中現有兵力,堅決打垮英荷聯軍,一定要拿下卡特爾布拉斯。他自己則從大本營立即趕往右翼陣地。
上午11時,右翼第3軍已完成了攻擊部署,可第4軍遲遲未到。原來,由於蘇爾特的疏忽,第4軍昨晚宿營於桑布爾河兩岸,因距離太遠,一時跟不上來。為了確保進攻取勝,拿破侖決定等第4軍到達後再發起進攻。下午1時左右,第4軍才匆匆趕到。然而,普軍這時已有3個軍約8萬人集中到了利尼村及其附近地區。拿破侖見布呂歇爾將主力集中在此地迎戰,不禁大喜過望,當即決定:改變首先殲滅威靈頓軍團的計劃,迅速集中現有的5萬兵力迎戰布呂歇爾軍。拿破侖計劃用兩個騎兵師攻擊普軍左翼,牽製它的行動;以主力猛攻普軍的右翼和中央,迫使布呂歇爾逐漸消耗完他的預備隊;同時將內伊指揮的左翼兵力從卡特爾布拉斯調過來,攻擊普軍的右翼。最後,投入近衛軍,從普軍中央實施突破。
下午2時,總參謀長蘇爾特向內伊發出通知:“敵人已在桑布裏費與布萊之間集中兵力,格魯希已於下午2時30分用第3和第4兩軍發動攻擊。陛下的意圖是要你先擊退前方的敵軍,然後來支援右翼並協助包圍敵人。”拿破侖堅信,隻要內伊堅決執行他的指示,如其迂回到普軍的右翼,那麼,普軍可能在3個小時之內全軍覆沒。
6月16日下午2時30分,進攻準時開始。兩個騎兵師展開倒八字隊形,肩並肩地向敵人陣地發起攻擊,很快就纏住了普軍的左翼。旺達姆的第3軍指向阿曼德,吉拉德的第4軍指向利尼。戰鬥進行得異常激烈。第4軍的三次衝擊都被守軍的排炮打退了,直到第四次衝鋒才勉強占領利尼村,但很快又被普軍預備隊的反衝擊趕了出來。第3軍也遇到了頑強的抵抗。這時,拿破侖急切地盼望內伊趕來支援,下午3時50分,他指示蘇爾特再次寫信,命令內伊快些行動,迂回到敵軍的右翼,打擊普軍的側背。蘇爾特在信中寫道:“假使你的行動有力,則敵軍將會潰敗。法蘭西的命運掌握在你的手中。所以,在執行皇帝的命令時,希望你不要猶豫一分鍾。立即進到布萊與阿曼德之間的高地上,參加這次決定性的戰鬥。”
拿破侖萬萬沒有想到此時的內伊也處境困難。由於內伊在前一天的猶豫不決和行動遲緩,致使威靈頓以一部分兵力搶先占領了卡特爾布拉斯。現在他的第2軍已被威靈頓軍團的2萬人死死纏住,困在卡特爾布拉斯以南地區不能脫身。第1軍仍在行進途中,沒有投入戰鬥。拿破侖見內伊軍遲遲不到,非常焦急,他再一次給內伊下令,叫他留下第2軍和一個騎兵師去對付英荷軍團,抽出戴爾隆的第1軍迅速攻擊普軍右翼。同時,他還命令作為總預備隊的第6軍立即從沙勒羅瓦趕到利尼前線。
戰況在急劇發展,拿破侖不能坐等援軍的到達,他親自督促法軍發起一次又一次衝鋒,普軍8萬餘人被拖得精疲力竭。下午5時左右,布呂歇爾的預備隊已全部投入戰鬥。拿破侖估計從內伊那裏抽調來的第1軍最遲也能在18時之前到達,他決定出動近衛軍進行最後的衝擊,與即將到來的第1軍共同殲滅利尼的普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