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價1400美元,共有65"/165cm,66"/
168cm,67"/170cm,68"/173cm四個尺寸可供選擇。
海上的名利場
15世紀末,當哥倫布寂寞地航行在大西洋上時,無論如何也不會想到,幾百年之後,作為一種新型的交流方式,海上生活會支撐起一個新的人際圈。而對於中國的新富階層來說,一切才剛剛開始。
誰的遊艇?
“遊艇就是富人的大玩具”。歐洲最大的豪華遊艇製造商之一法拉帝的執行董事Giuseppe Zecchin這廂話聲剛落,附議聲不絕於耳。洪宗凱(化名)就是其中之一。
“勞斯萊斯就像一個沙發上裝了四個輪子,開出去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帶著朋友開著遊艇出海就會很有派頭”。
而擁有四輛勞斯萊斯的洪宗凱的確派頭十足。他在香港國際遊艇展覽上為自己購置了這樣一個“大玩具”—價值3000萬港元的進口私人遊艇,目前托管在香港一家遊艇俱樂部。這個從事鋼鐵生意的,47歲的福建商人生意夥伴遍布全國,“以前為了談事,會把一些生意上的朋友請到香港購物,買了遊艇之後,可以帶著他們去出海”。這艘75英尺的遊艇同時可容納20人,邀請來的客人可以攜帶家屬,或是朋友,專屬配備的服務人員也會隨時待命。像洪宗凱這樣的遊艇主人,他們首選選擇到香港以公司的名義買遊艇,在船艙中談生意和社交,有的還專門培訓自己的司機成為遊艇駕駛員。
“有錢人置地買房,但那已經閑得很低級。如何更好地享受生活已經越來越成為主流,這時候就要遊艇出場了。首先這是一個沒有極限的東西,但更多的中國船主已經不再把它作為炫耀的工具,金錢的消耗換來的應該是生活方式的改變。”另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遊艇玩家開玩笑地說。
所以人們似乎也不約而同地對中國的財富新貴人群達成了一個新的共識:隻有私人遊艇,才能拉開億萬級富豪和普通富豪的差距。
“這些人裏大多數是私營企業主,房地產開發商、IT行業高管、投資理財顧問,或者來自建築設計、生物製藥等領域的富豪。粗略估計,他們年收入應該要超過千萬。在中國的遊艇買主中,75%以上為大公司,主要用於商務應酬。隻有約三成的購買者是私人買主”,聖汐(Sunseeker)遊艇首席運營官陳勇如是說。
2008年,搜狐CEO張朝陽購買了一艘20米長的聖汐豪華遊艇,取名為“快樂號”。2010年,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購入同樣的品牌,70多英尺的長度使該艇成為當時中國最大的私人遊艇。幾個月後,大連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以780萬英鎊購入了一艘量身訂製的聖汐“狩獵者”,全長33米,是聖汐製作的唯一一艘“聖汐戰艦108特別版”,刷新了此前的紀錄。直到如今,王健林的這艘“狩獵者”在上海著名的十六鋪碼頭還擁有一個最佳泊位,已然成為上海浦東的一個熱門景觀。
海上沙龍
“遊艇代表了一種生活方式,在西方遊艇更多的用於休閑娛樂。每到節假日,遊艇玩家們便習慣開船出海,一方麵可以融入自然,另一方麵也建立起了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水上移動沙龍”,陳勇介紹道。遊艇文化在歐美有著上百年的曆史,玩遊艇也已成為普通生活的一部分。為了讓更多的中國船東切身體會到玩遊艇的這種生活方式的樂趣所在,他們每年會定期組織去英國參觀船廠,跟歐洲的遊艇玩家聚首。
8月初的一個周末,王愷(化名)和朋友到三亞開著遊艇出海,行駛到一片海域時,大海非常漂亮,忍不住跳到海裏去遊泳,沒想到被海蜇蜇了一下。但他仍覺得很有趣。個子不高,留著寸頭,一身休閑打扮的王愷不時地冒出英文,有些倫敦腔,說中文時會在需要強調的字詞上加重音。作為上海某房地產集團35歲年輕掌門人,他在英國生活了將近有12年的時間,企業家二代除了少數按照自己的意願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更多的是進入到家族企業,子承父業。王愷也不例外,但他跟父輩有著截然不同的行事作風,洋派、自由、不受束縛。
“最初玩遊艇是在英國上學的時候,在伯恩茅斯,幾個朋友出海航行玩摩托艇或是潛水”,回國後,王愷偶爾也會組織一幫朋友,去三亞、青島或是廈門開著遊艇到某個小島模仿貝爺玩一把“孤島求生”—其實也就是帶著帳篷、燒烤台去野餐。問及遊艇是不是富人炫耀的工具時,他不置可否地笑著說:“對我而言,遊艇是我需要的一種生活方式和自己的社交圈,大家在一起交流遊艇,買了什麼樣的航海新裝備,出海遇到什麼有趣的事情,發發朋友圈,分享一下。因為身邊的朋友大部分都有自己的遊艇,也並不需要炫耀”。現在,王愷在三亞和上海各有一艘遊艇,尺寸不大。
“當你真正接觸到遊艇生活時,你會考慮把它開到哪最適合玩,而不是適合給人看。”北京的一位深遊艇玩家如是說。在他看來,年輕的企業家二代,對於新的生活方式,不再盲目追求,他們更趨於理性。
而除了“速度與激情”,46歲的北京商人林東(化名)則喜歡一個人駕駛遊艇到人煙稀少的水麵,獨享屬於自己的私人時光。“遊艇更像是海上移動的房子,登上遊艇出海,更能感受到遠離塵囂擁抱自由的感覺”,林東在香港和三亞各有一艘遊艇,托管在當地的遊艇俱樂部裏。兩三個月當中他會抽出幾天的時間到三亞出海,通常是在下午,遠離陸地,一個人行駛到一片安靜的海域,海釣或是放著輕音樂,望著遠處的海浪,“一個人在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往往沒有時間去獨立思考,出海給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環境和氛圍,讓我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自己接下來要做什麼,怎麼做。心會慢慢的沉澱下來,包括很多東西就會看淡了”。
林東最喜歡的小說是《魯濱遜漂流記》,“這其實就是一個男人獨處的故事”對於他來講,遊艇文化就是一種獨處文化,“男人是需要獨處的,獨自一人的時候,你能發現很多平時發現不了的東西。”
不過自稱“海洋生活並不浪漫”的林東今年五月做了一件非常浪漫的事情,他和太太十五周年結婚紀念日放在了亞龍灣一片無人海域上,“這麼多年一直忙生意忙工作,沒有時間陪陪她,今年想要給她一個不一樣的結婚禮物”。出海的那天下午,天空湛藍有微風,當遊艇開到一望無垠的大海上,“兩人在一起聊了很多年輕時候的事,好像回到了戀愛的時候”。當夕陽落入海裏,海麵泛起金色的漣漪,微風輕拂發絲,仿佛時間凝固,萬物靜止,“整個心沉靜滿足”。當夜晚降臨,遊艇上亮著一盞燈,服務生為兩人準備了浪漫的燭光晚餐,林東從太太的眼神裏看到她發自內心的喜悅,“這跟陸地上去餐廳或酒店兩個人在一起的感覺完全不一樣”。這是單單屬於二人的私屬海域。
“與其說是大玩具,我更願意說它是一種精神上的奢侈品”,陳勇卻是這樣解讀遊艇。他接觸到的客戶,從早期購買遊艇“比大比尺寸”,到如今在考慮自身的需求,消費也更趨於理性。“就像有了一個奔馳之後,再買一個小跑還是很舒服的,大當然很搶眼,但完全體會不到速度的快感。有時候帶著家人朋友開出去享受海洋生活,太大的話,就像開著大巴去旅遊一樣,而這個時候你就要考慮需要的是一個小跑還是一個商務車”。
最淡泊的名利場
中國的超級富翁特別喜歡專屬(exclusive)的感覺。會在很小的圈子裏,包括高爾夫會所、私人會所或者私人碼頭這些精英俱樂部裏來進行相關的活動。
遊艇俱樂部一般采用會員製,向會員提供遊艇租售、維修養護、駕駛培訓、領航開航等配套服務。入會費不等,每年還要交年費,買艇入會的還要支付泊位、維修、保養等費用。當然,這並不是遊艇俱樂部的最大功用。它的優勢在於為財富身份大體相同的遊艇玩主們提供了一個交際圈。在這點上,遊艇俱樂部和IMBA是有異曲同工的作用。
距離上海市區不到一個小時車程的蘇州太湖水星俱樂部是國內第一家國際遊艇俱樂部,目前擁有600多名會員。而在對會員招募的過程中,基於市場調查,入會費用在40萬到60萬不等,不菲的入會費還有著嚴苛的審核標準,“會籍限量發售以及背景調查,會員基本上非富即貴,我們要很好地保證會員整體的水平做好服務”。
海上交際要比諸如高球俱樂部這樣的陸地休閑更認圈子。如果沒有邀約,恐怕你永遠隻能在圈子外徘徊。船主們找尋同類,相同氣息、相同愛好,當然最重要的是有相同的目標。關上手機,開船出海,到四周寂靜的地方停下來,品品紅酒、雪茄,獨享遠離喧囂的避世時光。可以愜意海釣,可以私密Party。
而“高門檻、高消費、私密化、貴族化”的遊艇俱樂部的存在,正好幫他們集結了這樣一個圈子。北京某知名律師在蘇州出差時,被客戶帶到遊艇俱樂部體驗了一下海上生活,不久之後也在此人的引薦下成為了會員。“這樣的俱樂部很像一個小型的EMBA,但沒那麼功利,大家都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和休閑娛樂的方式而來,在這裏能夠認識到很多誌同道合的朋友,我們經常玩笑的稱為其最淡泊的名利場”。
在上海,有很多這樣的上流圈子,“私人領海”、“億萬富豪俱樂部”、“M1NT”等這些或熟悉或陌生的名字,都有一個共同之處,它們都是少數派們公開或者私密活動的主要場所。沒有人知道國內到底有多少這樣的圈子。因為其的私密性,坊間不時傳出各種故事,仿佛鏡中花水中月,朦朧而又神秘。
相對於公眾人物而言,如果不是出於商業需求或是其他原因,國內的頂級富翁一般會選擇低調的過著隱形人的生活,而不願意曝光在媒體之上,購買豪宅、名車、私人飛機還是遊艇,看似不同的圈子實則都是男人的競相追逐的名利場,而這些都是身份、地位和權貴的象征。
上船怎麼穿?
遊艇不隻是你的海上交通工具,更是水麵上最能給人安全感的住所。在遊艇裏你要做的不隻是航行,更能邀請三五好友小聚或者幹脆開個派對。不過作為一個海員,經受大風大浪的同時,風格自然也不能丟,盡管不需要華麗優雅,但基礎功能還是要注意的。
一副好墨鏡
一款好的墨鏡是海上最必要的裝備之一,作為一個海員,我們建議你盡量選擇飛行員式的大鏡片墨鏡,不僅更酷,而且實用性也更高。
貼身衣物
從實用主義角度出發,貼身衣物盡量簡單舒適,一款純色基本款的T恤或者polo衫是最好的選擇。至於剪裁,它不需要那麼修身,但也避免尺碼過大,那樣隻會讓你看著像個快遞員。
航海夾克
其實和衝鋒衣類似地,航海夾克也是為了滿足戶外,特別是海上遭遇風浪時的需要,所以材質大多防水,甚至拉鏈也是。當然實用的同時也會讓它在設計上不會有什麼新意,但一款飽和色的,收腰單色夾克總是顯得整個人更加利落。
短褲
這沒什麼太多可說的,想在航行的時候行動自由,還是選擇舒適合體的短褲為好。切記,短褲下擺不要超過膝蓋,在船上不需要你打扮得像納達爾一樣!
樂福鞋
盡管樂福鞋早已經成為時尚圈最鍾愛的鞋型之一,但穿上船也並不是因為它的好看。因為遊艇的木質甲板維護起來並不容易,並且價格高昂,所以穿這種鞋也能起到保護的作用,特別是被邀請上船的時候,更要替船主多想想。
戴個絲巾
為了給簡單的純色襯衫增加一些色彩,可以搭配一條波點花紋或者至少顏色不那麼鮮嫩的絲巾作為裝飾。絲巾不宜過長,簡單地圍在脖子上打結即可,不要係的太緊,否則輕鬆的氣氛會被一掃而光。
複古眼鏡
無論是墨鏡還是普通眼鏡,派對的時候,飛行員鏡就顯得過於誇張了,這時候你需要一款更加複古,材質花紋更優雅的眼鏡,鏡片不宜過大,當然,誇張的時裝鏡依舊是過火的選擇。
西裝質地
麻質或者棉質西裝更適合出現在遊艇上,盡管是歡樂的派對,但絲絨之類過於華貴的禮服就還是免了吧,看起像是走錯了片場。首選藍色或白色這類顯得幹淨舒爽的顏色,偶爾嚐試一下雙排扣也會有不錯的效果。
不要穿襪子
也許你覺得還是穿了襪子再穿鞋更舒服,但海上的休閑時光,就算穿“船襪”也會顯得和你的短褲、西裝完全不搭調。或者幹脆換一雙棉質或者布製的鞋子也能更舒適一些。
當個好嘉賓
A. 著裝要輕便
就算開派對,船主也不願意弄成時裝秀,盛裝還是免了吧。
B. 看好你的女朋友
高跟鞋不僅會剮傷夾板的,更容易滑倒,鑽飾也是類似,存放是個問題,不戴最好。
C. 帶瓶紅酒
遊艇相當於海上的私人別墅,兩手空空前往,不如帶一瓶恰如其分的紅酒或者香檳。不過,一定要事先了解主人是否允許在船上喝酒。
D. 簡單沐浴
很多遊艇會在船尾有花灑係統,因為海水有腐蝕性,所以海中遊玩之後上船最好簡單衝洗。但衝衝即可,拿出洗漱用具當做洗澡,隻能貽笑大方。
E. 丟好垃圾。
隨意往海中丟棄垃圾不僅缺乏環保意識,更是對船主的不尊重。一般遊艇的衛生間係統都是采用抽空的方式,一旦堵塞就隻有返廠。所以切勿在衛生間傾倒硬物。
F. 學點遊艇知識。
這艘艇有多少英尺?需要用上架升高的方法停泊嗎?儲足燃油後可以走多少海裏?學一點聰明的問題,能和船主聊得更好。
還要注意
前一日
電視,廣播或者相應的專業頻道都提供天氣狀況的具體信息,另外注意睡眠要充足,遠離酒精類飲料。
出航前
觀察海況,並且了解自己的體力狀況,再次規劃航程和檢查船隻狀況。
航行時
時刻注意天氣、海象以及體力的變化,如有不妙,立即返航。
回航後
盡快進行船隻檢查保養,檢討本次航行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