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彙聚精英,構建人才高地(2 / 3)

千方百計引才,聚才

新的曆史時期為留學人員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對海外留學人員產生了巨大的拉力作用,留學人員回歸的黃金時代正在到來。學校抓住這個難得機會,利用各種人才溝通渠道,加強了人才的引進宣傳和招聘工作,擴大留學人才引進規模。幾年來,學校除了積極參加國內各大型高校畢業生招聘會、有關部門組團的國外留學人員招聘會外,在各類報紙、學術刊物,網站等媒體上發布人才招聘信息,加大宣傳力度,千方百計吸引高層次人才加盟。各院、係、所也都以求賢若渴的熱情積極主動地聯係相關人才,把人才引進確實擺到了突出位置。經過努力,近幾年直接從海外引進的各類優秀留學人才向著良好的方向發展,特別是近4年,在數量上有著較大增長,2005年,學校直接從海外引進的各類優秀留學人才隻有2l位,2009年,已經達到36位。

充分利用各種現有國家政策,與時俱進調整學校規定,創造政策優勢

為了吸引留學人員回國服務,國家不斷出台與時相宜的政策,製定各種針對留學人員的項目、人才計劃和優惠措施,鼓勵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國家先後推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國家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和“千人計劃”等相關的人才計劃和項目;教育部先後出台“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春暉計劃”、“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高校優秀青年教師獎”、“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高層次創造性人才計劃”等相關計劃和項目,這些政策在吸引留學人員回國工作和為國服務上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貫徹國家現有政策的基礎上,結合學科和隊伍建設規劃,學校適時地出台了《廈門大學引進高層次人才暫行規定》、《廈門大學新進人才住房貨幣化分配暫行辦法》、《廈門大學“特聘教授、講座教授”聘任辦法》、《廈門大學“創新團隊”實施辦法》和《廈門大學“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實施辦法》等人才計劃和相關規定,在研究當前經濟全球化、高等教育國際化形勢基礎上,不斷創造吸引人才的政策優勢,力使大批留學人員來校工作或來校服務。在吸引人才政策中,不斷解決海外人才回國來校工作的難點和順慮,對於優秀留學人才和學科領軍人物,在工作條件和生活待遇等方麵盡可能給予政策上的最大傾斜。

“十一五”期間,學校進一步提高優秀留學人才回國來校工作的政策吸引力,進一步擴大海外優秀人才的引進規模,通過給予優厚薪酬、提供科研平台、特殊安排科研啟動經費、配備強勢科研團隊、優先解決家屬工作和住房問題等超常規的措施,重點引進了一批學術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的學科帶頭人、優秀拔尖人才和具有創新能力、能夠開拓或領導新興學科、交叉學科、邊緣學科開展科研攻關的學術帶頭人,大力提升了教師隊伍的國際化程度和整體學術水平。

多方籌措資金,重金聘請高層次人才

近年來,學校不斷加大人才經費投入力度,多方籌措資金,在“985工程”和“211工程”中央專項資金和省、市配套專項資金外,學校通過各種渠道籌措資金,以人才科研啟動費、住房貨幣化補貼、安家費和人才薪酬等方式作為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經費,大力開展人才引進和培養工程,推進高層次人才隊伍的跨越式發展。學校瞄準國際一流的人才隊伍,不惜重金引進海外站在世界前沿領域開展研究的戰略科學家、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學術大師和領軍人物等尖端人才,對於特別優秀的人才,除提供科研經費外,還提供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年薪待遇。

搭建平台招聘高端人才

近年來,學校瞄準國際熱門學科和國際重點建設領域,建立了王亞南經濟研究院、財務管理與會計研究院、生物醫學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和能源經濟研究中心等平台,麵向海內外招聘能勝任院長(主任)職位的國際高端人才。上崗任職的院長(主任)既有來自亞洲的,也有來自美洲的,目前,受聘院長(主任)職位的高端人才大部分已人選國家“千人計劃”。學校還以多種形式搭建平台,引進國家級的高端人才,學校“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強教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