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剪影(3 / 3)

——夏方

夏方,2008年獲獎者,留學澳大利亞。

1979年出生,2003年、2006年相繼獲華東理工大學學士和碩士學位。2009年獲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博士學位。2009年7月留校做助理研究員。

碩士研究生期間於2004年與2005年被派往意大利和法國做為期分別為2個月的交流學生,課題分別為“高劑量伽馬射線對硫係玻璃的輻照誘導效應及其在輻射劑量器中的應用”和“納米晶透紅外硫係玻璃陶瓷的研製”。成果得到雙方導師的高度評價。獲得昂立獎學金和陳文士優秀生獎學金。碩士論文被評為華東理工大學優秀碩士論文和上海市優秀碩士論文。

2005年底獲澳大利亞政府EIPRS奮進全額獎學金和阿德萊德大學獎學金並於2006年2月赴澳攻讀博士學位,課題為硫化物礦物的水熱蝕變機理及動力學及其在材料合成中的應用。博士期間獲澳大利亞核科學與工程研究院(AINSE)頒發的優秀研究生獎學金。博士論文獲得2009年阿德萊德大學最佳博士論文獎章。

碩博期間共發表期刊論文30篇,其中第一作者12篇。多篇論文發表於國際高影響期刊如Chemistry of Materials(影響因子5.046)、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影響因子4.235)、Crystal Growth & Design(影響因子4,215)、Journal of Applied Crystallography(影響因子3.212)、Applied Physics Letters(影響因子3.726)等。作國際會議口頭報告多次。獲中國專利4項。

2009年2月23日,我正在泰國參加ROBIO國際學術會議期間,得知自己獲得了2008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的喜訊,興奮之餘,思緒萬千。

5年來,從對人工智能機器人領域一無所知,到頻繁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並獲得國際優秀論文獎,其中的艱辛與奮鬥曆曆在目。舉目無親的孤單、語言不通的艱難曾使我彷徨沮喪。基礎知識的薄弱、研究思路的不同曾令我失落迷茫,但是一想到祖國,我的心中就充滿了奮鬥的激情和動力。

祖國和人民是海外留學生的堅強後盾,無論身在何方,我們都心係祖國,密切關注祖國的發展。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這份沉甸甸的榮譽,是祖國和人民對我5年留學生涯的肯定,是一份物質獎勵,更是一份精神鼓舞-也使我堅定了回國的願望。我相信回祖國工作會更有歸屬感和主人翁感,一定會有更好的發展前途。獲獎,是個新的起點,我希望將來能用我的勤奮努力來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滴水之恩,湧泉相報。

——段峰

段峰,2008年獲獎者,留學日本。

1978年出生,2002年7月畢業於天津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專業。獲得學士學位。2004年9月畢業於天津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專業,獲得碩士學位。

2004年10月赴日本東京大學學習人工智能機器人專業,師從學界泰鬥新井民夫教授。2006年9月畢業幹東京大學精密機械工學專業,獲得碩士學位。2009年博士畢業。在東京大學留學期間主要從事單元化生產係統研究。博士期間發表文章情況如下:第一作者淪文12篇,其中2篇SCI收錄,4篇EI收錄,1篇獲得國際最佳學生論文獎,1篇CIRP MS學會論文;通訊作者論文10篇,其中EI收錄3篇,CIRP MS學會論文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