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獲得者剪影(2 / 3)

我準備在博士畢業後回國工作,報效祖國。我希望能夠把我在國外學到的點點滴滴,都能夠轉化為建設祖國的一份力量。

——馮燕濤

馮燕濤,2008年獲獎者,留學澳大利亞。

1975年出生,2005年獲得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最高全額獎學金,從2006年2月開始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學習,師從Alexander Lanzon博士、Brian D.O.Anderson教授、Weitian Chen博士,Matt James教授以及Michael Rotkowitz博士。

截止2009年,已經完成學術專著章節28頁,將由世界著名專業學術出版社Springer在2009年出版;在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和Automatica上各發表長文1篇;在世界頂級的控製專業會議上發表文章5篇並作大會報告。

曾經多次參加國際會議和研討會並作學術報告,其中包括2006年線性係統國際研討會(堪培拉),2007年澳大利亞博士生信號與係統專題研討會(墨爾本),2007年歐洲控製會議(希臘),2008年國際自動控製聯合會世界大會(韓國),2008年複雜網絡專題研時會(堪培拉),2008年世界決策與控製大會(墨西哥)等。

目前已成為國際電氣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會員、SIAM會員以及ACORN、CosNet等學術組織會員,並且積極參加協會組織的各利,學術活動。並擔任學術雜誌如Systems & Control Letters、IEEE Transactions oil Circuits and Systems等的特約審稿人。

在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讀書期間曾獲多種獎學金,其中包括:澳大利亞聯邦政府全額獎學金、澳大利亞國家信息與通訊研究院獎學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最高獎學金、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校長獎學金等。

獲獎是一個肯定,一份鼓勵,更是一種召喚。它讓我這個身處瑞典的學子充滿了對祖國深深的歸屬感。它讓我明白我並不孤單,我的每一份努力,每一點成果,都會得到祖國的關注。我的身上不僅寄托著親人的牽掛,也承負著祖國的期盼。我唯有加倍努力,用更出色的成績回報祖國。

——陳世穭

陳世穭,2008年獲獎者,留學瑞典。

1979年出生,2001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化學教育學士學位,2004年獲北京師範大學分析化學碩士學位,2008年1月獲得北京師範大學物理化學博士學位。2005年11月赴瑞典皇家工學院同時攻讀第二博士學位,2009年2月獲該校生物技術博士學位。現在瑞典斯得哥爾摩大學物理係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目前研究內容主要有:1、利用高精度量子化學計算方法研究生物酶的催化過程,分析預測催化反應機理,改進酶催化效率,並進行生物酶功能的重塑;2、運用量子化學計算方法模擬有機分於光化學和光物理過程,研究與激發態相關的反應動力學問題。

曾獲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優秀”獎、北京師範大學“優秀畢業研究生”獎。目前已在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生物化學、無機化學等多個領域高等級期刊上發表SCI收錄論文14篇。

非常榮幸能夠獲得這份來自祖國的特殊榮譽。2008年度“國家優秀自費留學生獎學金”讓我感受到了祖國對海外學子的深切關懷。這份榮譽是對我以往學業的最大肯定,也給予我在今後工作中奮進的動力。在此,我要特別感謝科研道路上的啟蒙老師陳國榮教授(華東理工大學),還有生活中給予我支持與關愛的家人。我會繼續努力,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微薄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