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做人要懂得寬容(1 / 2)

寬容待人,是成功者的風度,這種風度是發自靈魂深處的內在修養,是一種良好習慣的表露。隻有真正放開胸襟,寬容待人,才能取得成功之冠。

寬容可以減少人與人的隔閡

在生活中利用寬容可以減少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可以讓大家更好的溝通,彼此多一些體貼和關懷。同時,寬容也可以解決許多棘手的問題,讓那些生活中的問題迎刃而解。

艾麗斯是一位嚴厲的老師,孩子們都這樣認為。從他們與艾麗斯相處的情形就能夠看得出來。他們拘謹、膽怯,甚至不願與她交談。艾麗斯也不願造成這樣的局麵,其實她都是一片好心啊!為了讓他們好好學習,艾麗斯對他們的要求很嚴格,誰有了錯誤,她都是毫不留情地給予批評,但在效果上並沒有像她希望的那樣,艾麗斯感覺自己就像一個垂頭喪氣的失敗者,對自己的工作缺乏信心,生活也顯得很沉悶。

如果我能少一點批評,多一點寬容呢?有一天艾麗斯突然這樣想。

於是艾麗斯決定做一個試驗。這一天,在課堂上,艾麗斯沒有挑剔學生們的坐姿是否端正,回答問題是否正確,注意力是否集中。一整天她都是在用樂觀寬容的心態與大家相處的。

放學時,一向羞澀的瓊對她說:“老師,你今天真漂亮啊!”

艾麗斯也感覺到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愉快和有信心,學生們似乎也可愛極了,他們回答問題反應敏捷,注意力集中。其實她隻是按自己的計劃做了,她想這個試驗是成功了,讓她知道了一個生活中的道理:學會寬容,不要批評人。

其實,這個道理在每一個生活成功的人士身上都有體現,這是一種美德,也是做人的一種基本素質。

林肯年輕的時候不懂得寬容的重要性,曾熱衷於批評人,經常撰文嘲弄他人,並散發給路人,引起當事者極度的憎惡。有一年他撰文批評一位政客,此人不甘受辱,要求與林肯決鬥,林肯騎虎難下,隻好勉強答應,以維護榮譽。幸好雙方友人從中勸阻,一場生死之爭,才在最後關頭化解平息。

經過那次教訓之後,林肯終於悟出寬容是做人的美德,從此再也不嘲弄他人。

寬容可以體現你高貴的品格,而批評就像是個危險的火星塞,足可引爆人們心中浮誇的虛榮與自尊,甚至是可置人於死地。天下再笨的人,也懂得批評、咒罵、抱怨他人,而大部分會做這些事的人,則都是不能成功的。隻有學會寬容,做一個品格高尚、能力強的人才有可能成功。

所以,我們何妨不試著學會寬容,而別再去批評他人,唯有如此,我們才能不受其弊,反得其利,才能得到更多的成功機會。

放開胸襟,寬容待人

古語有雲:“地之穢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無魚。故君子當存含垢納汙之量。”這句話的意思是人不能太清高了,因為世界本來就很複雜,什麼樣的人物都有,什麼樣的思想都有,如果你事事與他人斤斤計較,隻會自己堵住自己的路。一個人必須具有容納汙穢與承受恥辱的能力,再加上包容一切善惡賢愚的態度,才能有成功的人際關係。放眼世界,成大事者必須具備寬容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