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本科生基礎實驗課輔助教學模式的精細化管理
從教師角度講實驗課輔助教學模式是一種探索模式,它豐富了教學方法,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任課教師是該教學模式精細化管理的組織者、指導者與裁判員,應在原有教學工作的基礎上付出更多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教師不僅要完成正常教學任務的授課部分,還要提前做好參與實驗課輔助教學學生的選撥、培訓、課後總結,與學生共同進行查找問題、發現問題、探討問題和解決問題等方麵的管理工作。同時教師在上課時要細心觀察,隨時判斷此種教學模式帶來的新問題並加以完善。課後教師必須認真總結教學效果,詳細記錄需要改進的方麵和值得持續采納的經驗。
對於參與輔助教學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難得的鍛煉機會。他們既是本教學模式的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既需要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去考慮問題,又要以一個教授者的身份去思考如何讓低年級的學生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和步驟。參與輔助教學的學生是從學習成績優異、實驗操作技能紮實的學生中挑選出的,必須是曾經學習過相關實驗課內容的學生,這樣才能知道實驗過程中的疑惑、錯誤和需要注意加強的實驗操作技能。他們在履行管理者即教授者義務的時候,就能很快發現低年級學生實驗操作中存在的問題,遇到解答不了的問題,請任課教師出麵解決。與此同時,他們也是被管理者,需要聽從任課教師的指導和安排,要有一份強烈的責任感認真接受培訓。如果輔助教學者都不能做到操作準確,如何教授他人?同時在授課過程中可與教師交流教學所長,改進該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以達到最佳的實驗教學效果。在參與輔助教學前他們要經過任課教師的認真培訓和指導,同時還要和任課教師一同完成實驗課的準備工作,包括實驗儀器的選擇、試劑和藥品的配製、預實驗的演練和結果分析。
在整個實驗課輔助教學過程中,參與學生鞏固了實驗操作技能,鍛煉了溝通能力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治學作風及相互協作、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同時對所學知識從思想上的認知升華到了實驗實踐效果的驗證。
對於接受實驗指導的低年級學生來說,他們是本科生基礎實驗課輔助教學模式實施的被管理者,也是最大受益者。這種教學模式改變了教師一言堂的形式,變學生為學的主體,學生可以在比較自然、輕鬆的環境中學習。很多時候學生麵對教師的教授都是被動地學習,即便對實驗操作有不明白,對實驗理論知識有不清楚的時候,他們也會由於好麵子或者害羞而不與教師溝通、提問,這樣造成學習知識一知半解,甚至是不懂裝懂。而高年級學生的介入,搭建了一個很好的溝通平台,由於是同學關係,學生之間能敞開心扉、自由交流、提出問題,使實驗學習更趨向個性化,尤其對於很多不善言辭的少數民族學生來說更是可以獲得別人指導和幫助的有效途徑。讓膽小的學生在高年級學生的幫助下主動學習,得到很好的展現自我的機會,並在實際操作中學會溝通、合作,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興趣和意識,主動接受新知識,養成積極的學習習慣,勇於探索、共同進步,達到教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