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的中專政治課堂教學
信息化教學
作者:徐景鳳
摘要立足中專學生實際,對如何做好網絡環境下的中專政治課堂教學進行探討分析,主要從提高學習興趣、完善案例分析、改進教學方法以及提高課堂效率四個方麵展開論述。
關鍵詞網絡環境;中專教育;中專政治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3-0134-02
隨著教學手段的不斷創新以及信息化、網絡化的不斷發展,我國政治課堂教學在教學模式上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對於中專學校而言,利用網絡環境進行教學是教學模式的一大突破,如何利用網絡提高教學有效性也是現如今中專政治教師研究的重點。在傳統教學中,中專政治一直是一門無法讓學生提起興趣學習的學科,主要原因是這門課程相對枯燥,所學內容又多是一些理論性較強的知識,學生在沉悶的課堂氛圍中無法提起興趣也是必然。在網絡日益普及的今天,教學中充分利用網絡環境優勢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目前,各大中專學校利用計算機技術與多媒體設備,通過網絡環境將政治課堂設計得豐富多彩,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以及教師課堂教學的優化打下堅實的基礎。
1 利用多媒體信息,提高學習興趣
中專教育區別於普通教育,主要目的是為社會培養實用型人才。政治課程既非專業技能科目,又非三大主科之一,在學校的教學地位顯而易見,學生對其不感興趣也是理所當然的。在網絡環境下提高政治教學效率,無疑是一項挑戰。
利用現代化手段教師應該改革創新,接受網絡環境教學,實現教學角度的轉變,不再僅僅局限於教材中的知識,應該將視野放到網絡資源、時事新聞等上麵,並充分發揮網絡教學的優勢,在課堂上教學過程中多引用一些視頻、圖片、聲音等作為授課內容,來提高學生對於學習政治的興趣。例如,在教授法律證據這一課題時,有一道題目是:“李某因為王某欠款不還一怒之下將王某用尖刀殺害,問以下哪項屬於有效證據?——尖刀、欠條、王某的傷殘鑒定報告。”這一題若是教師直接對學生進行講解,是無法提起學生興趣的,但若是在多媒體設備上用動畫效果演示事件發生經過,不僅能夠讓學生清楚了解案情,還能夠增強對這一知識點的印象。多媒體對中專政治教育教學過程中抽象的、理論性的知識予以形象化,有助於學生的理解和學習。
加強課堂引導的輔助教師在運用網絡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完全依賴網絡環境,不能夠一整堂課上全是多媒體等傳播知識信息,沒有自己的引導、講解、注釋,否則學生感受不到政治課堂中教師的存在,教師和學生的關係就難以和諧相處,自然也就難以吸引學生對於政治學習的興趣。一堂沒有教師講解的政治課程,對於學生而言就像在觀看視頻,幾分鍾後就會失去興趣。教師應加強課堂上與學生的互動性,在運用多媒體教學時加以語言輔助,提升政治課堂活躍程度。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資源開拓學生的視野,引導學生關注時事政治,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能力。
合理分配時間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手段進行教學時,應合理安排演示或是視頻的占用時間。多媒體教學有利於學生思維的開發,學生在這種教學環境下會延伸出許多新想法。在政治課堂中,像學習“我國民族宗教政策”時,學生問的最多的問題就是各民族都有什麼有趣的宗教傳統與政策。這種開放性教學會占用大量教學時間,讓課堂利用率降低。開放性教學會讓教師在課堂時間安排上受到影響。因此,教師應在備課時加強對課堂時間的控製力度,通過實踐充分考慮到課堂上學生開放性思維占用的時間,保障教學進度能夠順利完成。
2 借助網絡資源,完善案例分析
中專教育的重點是實際運用,而政治課堂教學則多為理論,既空洞又抽象,在課堂上教師沒有鮮活的例子對學生進行講解,隻能進行抽象的概括,使得學生難以接受。在網絡環境下教學,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將難以進行講解的理論用視頻、圖片等形式表現出來,這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政治教學課堂上教師不好講、學生不好懂的大難題。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網絡資源,將課本上的知識延伸到現實生活中來,引導學生對於時事新聞的思考、認識和看法,也可以提高學生對於政治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適當通過多媒體教學設施設備插入一些流行有趣的故事或是漫畫,緩解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習抽象空洞的理論的疲勞感,調動課堂積極性。此外,也可以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溝通提供一些新的話題,創造一些機會,師生之間的交流多了,關係自然也改善了,對於政治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也起了一定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