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校視覺藝術設計中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的作用(1 / 2)

高校視覺藝術設計中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信息化教學

作者:範曉霞

在世界範圍內,信息技術的進步促進了社會的溝通和交流,打破了社會和地域的界限,從而促進了全球化和國際化的形成。多媒體技術最終會導致整個教育體製、思想以及教學理論的根本性的變革。由於多媒體技術具有很多功能和意義,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和意義。多媒體以計算機為工具,彙集了圖像處理、語音處理以及視聽等技術。把圖像和語音信號通過模數轉換變成相同的數字信號,經過處理後,再壓縮還原。實際上,多媒體技術在進入社會的每個角落中,瞬間成為新形式的資本,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同時對教育具有深刻的影響[1]。

作為學校教育的一部分,藝術教育也受到了信息化社會很多的影響和挑戰。在課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會產生意想不到效果。本文麵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探討高校視覺藝術設計中的信息時代多媒體教學的作用。

1 多媒體技術的運用方便收集教學資源

目前,多媒體等現代技術被廣泛地使用在學生學習知識、教師教學的過程上,隨著多媒體技術的運用,這些方麵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尤其是在高校藝術設計教學的領域中,多媒體技術發揮了其創作能力,學生通過電腦可以直接進行繪畫和設計,在學生全麵發展上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課堂教學質量會直接受到形象的視覺效果的影響。視覺藝術的每節課都具有可視的形象,離不開視覺印象和觀察。教師在備課階段,可以充分利用網絡查找大量的教輔資料;在課堂上,通過電腦的複製功能,讓學生欣賞到好的圖片;在實地考察的時候,用攝像機和照相機實地搜集資料。再配上音樂、畫麵文字提示以及解說詞等,在電腦裏做成課件長期存放,隨時方便提取。這樣做會使教學質量得到提升,使教師講課的內容得到豐富,具有很明顯的教學效果。

目前的科學技術中,多媒體技術集聲音、光學、電為一體,對整個教學的發展和改革具有促進的作用,具有快速便捷、高效、傳授知識,全麵收集、保存資料等互相交流的優勢。藝術設計教學是一種形象直觀的教學,多媒體技術能夠從多個角度,使藝術的形象性、可塑性以及直觀性得到極大的體現[2]。另外,多媒體技術的使用可以使學生的創作熱情激發起來,在學生的思維方麵發掘其創造性的潛能,在學生興趣和成就感方麵起到培養的作用,在教授傳統繪畫技法上,使教學轉向全方位的開發,對潛意識的創造開發具有獨特的作用。

2 對教師和學生的主動性起到激發的積極作用

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降低教學的難度當今社會中,倡導的是一種教與被教配合式對話式關係的生態式教育。在教學中順理成章,尊重學生的自然發展,吸收生態學的原理,挖掘學生的潛能,促進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交流溝通。在美術設計中,多媒體呈現的是視覺上的傳達,在用戶界麵上,通過多媒體使作品達到信息的呈現和傳達。

在知識結構、年齡、心理、生理等方麵上,師生之間會存在許多差異,傳統的教師授課在人們的印象中就是板書+教學。教師在這種模式下,不能充分自由地發揮技巧,時間久了,會使學生產生厭倦的心理,教師的授課也變得枯燥乏味,心中會感覺到茫然失措。教師根據自己授課的風格,運用多媒體添加一些有利的視覺設計知識,拋棄傳統的“填鴨式”的模式,增加學生的自信心。通過開放式多媒體教學模式,可以形成教師自己獨特的教學方式,使教師從傳統的授課模式變成現代化的授課模式,也能使學生從被動的學習變成自動的學習,進一步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麵,提升了學生學習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