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網絡時代增強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的探討(1 / 3)

網絡時代增強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的探討

信息化教學

作者:姚紅

摘要網絡的對外開放性、信息繁雜性、交互虛擬性凸顯了網絡時代增強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的迫切性。加強“兩課”教學主渠道中的網絡技術運用,開辟“兩課”教學的網絡新陣地,提高高校“兩課”教師的網絡素質是增強網絡時代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網絡時代;兩課;教學實效性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3-0125-02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發布的第3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國網民規模達到5.64億,其中18~24歲的年輕人居多,大學生是一個不斷增加的網民群體。網絡早已成為一種具有強大衝擊力的力量,改變著高校大學生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客觀上凸顯了網絡時代增強高校“兩課”(即馬克思主義理論課和思想政治教育課)教學實效性的迫切性。

1 網絡時代增強高校“兩課”教學實效性的迫切性

網絡的對外開放性凸顯增強“兩課”教學實效性的迫切性開放性是網絡時代最突出的特征。現代信息網絡技術打破了傳統時空的局限,消除了“這裏”與“那裏”的界限,把世界連成一體,形成了一種開放的生活空間。在這種開放的空間中,大學生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隨心所欲地選擇和接受來自世界任何一個地方的信息,自由地在網絡的海洋裏馳騁。

但是,也要看到網絡的開放性給高校德育建設帶來了新的挑戰。由於網上的信息是開放的,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就利用其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語言優勢對中國青年學生進行意識形態滲透。據媒體反映,全球廣泛使用的奔騰4處理器和Windows操作係統都暗設了“機關”,美國可以任意竊取網上用戶的秘密。而且,目前英語作為一種國際通用語言,在互聯上雄霸天下,不懂英語幾乎很難在網上交流。在互聯網上英語內容大約占90%,法語占5%,而中文的比例則更少了。今天,大部分信息都是通過英語傳播開去的。由英語傳播的政治思想和文化價值觀在全球漫天飛舞,而其他語係國家的思想意識形態的表達則受到限製。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我國大學生上網的過程中,利用其網絡語言優勢大肆宣傳西方社會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道德觀和價值觀,妄圖顛覆社會主義國家政權,破壞民族團結,捏造或歪曲事實,擾亂社會秩序。而大學生正處在形成世界觀和人生觀的關鍵時期,如果在這個時候不對其進行正確的德育引導,他們就很容易在不斷的耳濡目染中,對西方的價值觀念、腐朽思想由欣賞走向趨同,他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就會發生扭曲和錯位。如果大學生接受了西方文化中不健康的東西,輕者民族自尊心淡漠,重者會產生反社會主義、反政府的情緒,甚至極個別人會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兩課”作為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陣地,在網絡時代要增強其教學實效性,幫助大學生確立正確的政治方向。

網絡信息的繁雜性凸顯增強“兩課”實效性的迫切性網絡信息內容豐富多彩,幾乎涵概了人類最新的各種信息資源。網上大學、網上交友、網上消費、網上求職等新生事物,層出不窮地在大學生麵前展現出一道道絢麗多姿的風景線。網絡開闊了大學生的視野,擴大了他們的知識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