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物理學教學研究
課程整合
作者:林芮竹 李德祿 馬傑
摘要醫學物理學是醫學院校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針對學生普遍不重視物理學、認為物理難學等問題,從物理學的重要性、幫助學生克服畏懼心理、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習能力等4個方麵,提高學生學習成績和教學質量。
關鍵詞:醫學物理學;學習興趣;學習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3-0115-02
醫學物理學作為醫學院校大一新生的公共基礎課,是一門重要的必不可少的課程。它為學生提供比較係統的物理學知識,使他們在中學物理學教育基礎上,進一步學習物理學的基本概念、規律、方法和技術,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後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和將來從事醫藥衛生方麵的科研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2。然而在學生中卻普遍存在不重視物理學,學習態度消極、被動等問題。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幫助學生學好醫學物理學。
1 讓學生意識到醫學物理學的重要性
通過近幾年的授課過程,筆者發現,醫學院校的學生學不好醫學物理學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很大一部分學生認為物理學對於醫學專業的學生來講毫無用處,對於他們以後將要從事的醫藥衛生工作毫無幫助,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課程。因而對於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完全抱著應付了事的學習態度,隻求考試不會掛科。顯而易見,抱著這種“物理學無用論”的態度來學習,學生是無論如何都學不好物理學的。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除了物理知識外,還應適當地為學生介紹這些知識在醫學中的具體體現,使學生充分認識到物理學在醫學中的重要性。如在講授X射線的相關知識時,為學生介紹X射線的發現及對它的研究曾使多位物理學家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目前平麵X射線圖像占醫院中全部影像的70%,是醫學影像的主要來源[2]。讓學生了解正是由於這些物理學上的重大發現,才有今天的X射線技術在醫學、化學、生物學、藥學等諸多領域的應用。通過類似的實例,使學生意識到,醫學的進步離不開物理學的發展,學好醫學物理學這門課程,對於醫學專業其他課程的學習至關重要,使學生端正學習態度,進而取得較好的學習效果。
2 幫助學生克服對於物理學的畏懼心理
醫學物理學是一門涉及物理學、高等數學、電子學、醫學、生物學等多門學科知識的課程,而其授課對象則為剛剛進入大學,對這些學科隻有粗淺了解、基礎較薄弱的大一新生。對於這些學生而言,物理學的理論晦澀難懂、公式抽象複雜,學習起來比較吃力,學生容易對這門課程產生畏懼心理,而越是覺得物理難學,其物理成績往往下滑得就越快,部分學生甚至因此放棄了學習物理。為了幫助學生克服對於物理學的畏懼心理,改變對於物理學的厭學情緒,教師在課堂內容的安排上應該考慮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秉持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的講授順序,幫助學生樹立學好物理的自信心。對於一些理論性特別強的物理知識,或者對於一些涉及學生還未曾接觸過的數學知識的物理概念,在講解過程中可以弱化嚴謹的理論推導,而將重點放在物理含義的理解上。
如在講“頻譜分析”時,涉及數學中的傅裏葉分析,絕大部分學生對此內容是一無所知。教師在講解時,可以不提“傅裏葉分析”這個對學生來講很陌生的詞彙,而從中學時學生就很熟悉的三角函數圖像變換這個知識入手,先向學生展示不同的三角函數圖像可以疊加成形狀各異的曲線,然後學生就很容易接受“形狀各異的曲線反過來可以被分解成不同的三角函數圖像”這個觀點,在這裏不考慮這個結論在數學上的不嚴謹之處。這樣講解完全不影響學生對於不同人的聲帶發聲不同及人耳對於不同聲音的分辨等機理的理解,將學生的注意力從晦澀難懂的數學知識轉到物理現象的解釋上,有助於提高學生對於頻譜分析理論的接受程度,使學生容易獲得成就感、樹立自信心。
3 引起學生對於醫學物理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