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數學教師大部分都是數學專業畢業的,內行都知道一個現象:數學專業的學生注重的是數學理論及思想的學習,而工科的學生則更多地注重計算及應用。同時大部分的數學教師對所教學生所學的專業並不熟悉,也不知道高等數學課程中哪些知識會對學生學習專業課有所幫助,因而不能很好地做到讓數學知識為專業知識服務,也做不到有的放矢地教學。這樣不僅會浪費時間,也沒有什麼效果。而籠統的教學更多地導致學生的懈怠心理,並且會排斥對高等數學的學習。
如何改變現狀,做到學與用的完美結合呢?
首先,教師方麵,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和專業課教師多溝通,多互相聽課,在相互交流的基礎上確定最優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建設一支高水平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十分重要,從教師素質隊伍和構成看:高等職業教育應該是專職教師的雙師素質和專兼結合雙師團隊的有機統一。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在教育教學中起著關鍵和決定性作用。
其次,教材方麵,不能一個大學校用同樣的教材,而是嚐試不同的教材,更甚至於專業課教師相互合作,編寫真正實用的、與專業息息相關的數學教材。同時向其他兄弟學校學習,吸收有利於自己的經驗,逐步改變教學現狀。
再次,學生方麵,自高等院校擴招以來,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高中知識基礎很薄弱,甚至一部分學生的心根本不在課堂上,很大一部分學生有著不求上進的思想,這導致學習積極性並不是很高。針對這種現狀,如果教師在課堂上泛泛地講解,會讓學生更加不喜歡學習,甚至厭學,這樣的課堂學習效率可想而知。而針對學生專業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感到數學知識有用,也避免了漫無目的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知道自己該學什麼,哪些是必須掌握的,因而也能激發學習主動性,同時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
雖然是針對學生專業的教學,但高等數學的基礎不能省,要求教師在授課時要注意幾點。1)數學概念的講解。不過在講概念的過程中要避免開門見山,而是要用形象的語言講解,同時也可以簡單地講一下這個概念的起源(包括其中某些數學家為此付出的努力),這樣有利於學生很快地接受新的概念,通過數學家的故事來提高他們對數學學習的興趣。2)數學思想的講解。就是在講解的過程中要注意學生數學思維和數學精神的培養,這樣有利於學生在以後的學習中用數學方法來解決實際的問題。3)數學應用性的講解。就是讓學生能夠用數學知識來解決工程中的實際問題,在學習中能夠得到最大的實用性。
最後,還要時刻加強學生的學習意識,樹立學習榜樣,讓其知道自己所學大有用處。為此,除國家開展的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外,在自己學校或院係也開展簡單的數學競賽,用日常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事情來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如紅綠燈的時間差、學生就餐時間等問題,這樣的題目就在身邊,讓學生感到學習數學很有用處,很有趣味,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刺激他們,加強對工程數學的學習。
若讓學生在踏出學校大門時,能夠掌握一定的專業技術,順利實現就業,輕鬆麵對未來的工作崗位,這就需要學校、教師、學生三者通力合作,才能在未來的教學過程中做到教有所用,學有多得。知識無止境,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麵,工程數學的教學也將是一項常抓不懈的任務,應隨著科技的進步不斷調整教學思路,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新要求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黃力民.50年大學工科數學教育之檢討[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2(1):12-14.
[2]姬會娟,王麗.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接受學習”新解[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3):5-7.
[3]付才平.讓“生成”熠熠生輝[J].新課程研究:基礎教育,2010(4):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