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改革的研究
課程整合
作者:於莉 戴利
摘要就高職院校無機化學學科自身特點,通過對教師自身素質的提升以及對學生的教學改革,對於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相關的建議和策略,希望能夠提升無機化學課堂教學的質量。
關鍵詞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489X(2013)33-0112-02
高等職業院校化學藥學專業最基本的基礎課就是無機化學,它是研究無機物的構成、性質、組成以及化學反應過程的一門學科。從內容角度分析,無機化學主要包括元素化學以及化學基本原理兩部分。它的學習內容是非常廣泛的。與此同時,無機化學鏈接了高中的化學知識,延續了大學的教學內容。和高中化學相比較,無機化學的內容更有深度,其涉及的範圍更加廣泛、難度更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非常困難。麵對這種情況,如何才能夠更好地進行教學呢?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好地理解無機教學,為以後的無機化學的學習鋪好路,這是一個非常複雜和艱巨的問題。筆者就此結合相關文獻和資料,並利用實際調查的相關數據,對無機化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經驗進行具體的研究,通過教學實踐得到認證,在無機化學教學方麵取得一定的成效,就此提出相關策略,僅供參考。
1 教學大綱中對高職院校無機化學教學的規定
對於高等職業院校無機化學來說,教學大綱中明確指出相關要求和規定。麵對世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其知識更新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教育的發展應該和科學的發展相對應,這樣才能更好地更新教學內容,更好地進行下一代的教學工作。而且教育在發展的同時能夠很好地促進科學的發展。對於教學來說,化學是最基礎的一門學科,應該和現代社會交融、滲透、發展。化學的這些特點都應該在無機化學教學內容中很好地體現出來。
麵對高等職業院校教學模式的轉變,對高等職業院校無機化學教學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從傳統的教學、從單一的以化學為教學主體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要積極容納醫學化學、材料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化學、生物化學等進行交叉模式的轉變。其轉變必須要體現在無機化學教學內容當中。
2 目前高等職業院校無機化學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目前我國高等職業院校無機化學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有很多。首先,高等職業院校無機化學教學內容不能夠跟上時代的發展,落後於科技水平的發展。在高等職業院校學科當中,無機化學是發展比較早的一門學科,且是一門充滿活力、發展潛力非常廣泛、發展速度驚人的學科。但是在高等學校教育當中,怎樣才能夠讓無機化學教學一直保持這種高速發展的狀態呢?既能夠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又能夠符合現代科學技術水平的發展?對於這個問題要不斷地進行探索。
教學模式比較落後,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以教材為中心、以課堂講授為主的教學模式已經不能夠適應現代教育發展的需求,必須要以傳授知識為目的的教學觀念轉變成為重點傳授學生獲得知識的手段和方法,培養具有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高素質人才。
在西方一些比較發達的教育當中,特別注重教育,要求加強基礎教育,加強人文社會科學教學。而且,最近幾年來,通識教育已經在我國得到很多學者的肯定,高等教育要培養適應全球化、國家化以及信息化的高素質人才,必須要加強基礎教育工作,在課程體係當中要積極融入人文社會科學知識,培養不僅具有專業知識,而且具備完美人格、心理健康以及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藥學人才。這一教育理念必須要反映到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模式當中。化學是一門非常複雜,範圍非常廣泛,融入的知識非常多的學科。化學是充滿活力的學科,和生命科學、藥學、生物學、材料學等能夠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在發展過程中能夠不斷地豐富化學的知識和理念。所以,無機化學的教學內容隻有不斷地進行變化,才能夠融入化學教學體係當中,更好地進行教學。因為學校的教學時間有限,教學改革總體趨勢總是在不斷地壓縮,相對地減少了教學時間,使得高等職業院校麵對如何才能夠解決內容多、課時少的問題。
化學教學內容相對古板,沒有一定的靈活性。經過相關研究表明,國外的一些無機化學課程內容體係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在外國教學當中,學校可以進行教材的編輯,教學內容可以從自身的特點和創新進行編輯,內容和習題有相對的互補性,其習題多半是為了內容的深化,而不是為教材例題翻版而服務的。所以說國內和國外相比較而言,其教學內容還是比較枯燥和固定化的。在教學方法上麵也顯得不先進,教學學習和教學方式都必須要圍繞某個知識點反複進行講評。大學每節課的信息量非常大,其知識的範圍比較廣泛,不能夠像高中講課那麼深入。許多學生在大一的時候不能夠更好地適應大學的學習,導致連續幾門學科都變得不及格。所以說,在對新生進行授課的時候,要掌握學生的實際情況,要本著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