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3章 進一步做,退一步想(1 / 1)

對於一個人來說,在原地打轉的時候不是太多的,而向前一步還是退後一步的兩難選擇,往往是難以避免的。

一天,父親的一位朋友打來電話,說他準備到上海的一家公司裏去當技術顧問。聽罷,父親大吃一驚。他的這位朋友曾經是一個小單位的頭頭,雖然說現在已經退了下來,但工資和福利待遇卻並沒有改變,況且,妻子也有不錯的退休收入,兒子也已經成了家。對處於如此狀況的人來說,要離妻別子,到遠在千裏之外的地方去打工,要下這麼一個決心,還真不是一件容易之事呀。

過了幾天,父親果真接到了他從上海打來的電話,說他已經到了上海。父親忍不住問他:“你怎麼就下得了這麼大一個決心呢?”他的回答挺耐人尋味,他說:“一個人時刻都存在著進與退的選擇。像我這樣,退一步,其實就是心安理得地回到家中,陪陪老婆、抱抱孫子。但我現在隻有50多,還很年輕呀,所有我選擇了進一步做。我本身是一個工作經驗豐富的人,且精力還很充沛,如果今天不出來,我這一輩子也許就不會再有機會出來了。”

這一進一退間,還真是玄妙呀!

對於我們來說,“進一步”好像是常態,我們總在邁開大步朝前走,追趕著未完成的夢;“退一步”卻很難被接受,因為,那似乎就意味著落後。其實不然,如果說“進一步”的做需要的是勇氣,能讓我們得到更多,“退一步”的想則需要的是智慧,能讓我們心靈更坦然。

“退一步”似乎比“進一步”更具有禪宗的意境!生活中,隨時隨地,如若我們都能儒雅地退上一步,才算是掌握了人生哲學的精髓!

在工作或是生活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縈繞已久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卻往往在身心放鬆的時刻,靈光閃現——當你舒緩心情,轉換心境時,總會有好的方法和想法出現。

畫家在作品即將完成時,通常都會退後幾步,端詳自己的畫作,接著再向前修飾作品,讓它更加完美——這是因為先暫時退出膠著的實際情況,轉換不同的情境和心情,反而會引發我們創新的思路和念頭。

在快速變化的環境裏,總會有問題不斷接踵而來,許多問題往往超出我們過去的處理經驗。這些新的問題,容易讓我們陷在泥沼之中。此時,不妨讓自己先脫離當時問題的困擾,退上一步,隔段時間再處理,這樣會讓我們有更多新的思考角度。

擱置,並不意味著放棄或拖延,而是透過時間的沉澱及情境的轉化,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一味倉促地進上一步,往往得不償失。暫時把問題放下,把壓力降低,不失為一種智慧的做法,可以讓我們有許多平常沒有想到的想法與做法浮現出來,不僅讓思考更加周密、更加清晰,也更具有創造力。

所以,當你遇到複雜而且挑戰性高的問題,一時難以找到解決的方法時,不用恐懼或沮喪,瀟灑地退上一步,因為,最好的策略往往需要時間去孕育。

退一步,或許是表現在行為上:被人無意間撞了一下,退一步,肯定海闊天空;被人罵了一句,退一步,肯定風平浪靜;官場失了意,退一步,興許可以找回純真的自我;商場賠了一點錢,退一步,興許還可以保住不愁吃不愁穿的好生活;上了一定年紀,退一步,興許還可以真的找到年輕的感覺,並且也有可能走出一片新的天地……

退一步,還表現在思想上:俄國作家契訶夫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為了保持快樂的心情,在遇到變故時要這樣想:這事原本可能更糟糕。要是火柴在你衣袋裏燒起來,那你應該高興,應該感謝上帝,多虧不是烈性炸藥;要是你的手指頭紮了根刺,那你應該高興地想,挺走運的,多虧這根刺不是紮在眼睛裏;你有一顆牙疼了起來,也不必緊皺眉頭,因為多虧不是所有的牙都出了毛病……”契訶夫稱這是他的絕招,他靠這一絕招,可以總讓自己快樂,至少可以減輕痛苦。

進一步做,又像是一個初出茅廬的學徒,懷著一種謙虛的心態,盡力的爭取一把;退一步想,更像阿Q精神,總是在為自己尋找各種借口,讓心理得以平衡。

這兩種狀態都是我們人生旅程裏不可缺少的狀態,把握好兩者的度,隻會讓我們生活的滋味更為美妙。

品味幸福進一步做——需要的是勇氣,向前一步,能讓我們收獲更多;退一步想——則需要的是智慧,輕輕退上一步,心靈坦蕩、海闊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