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包閨蜜”的前世今生(1 / 1)

“包閨蜜”的前世今生

隨筆

作者:Tina

核心提示:奢侈品包包一族的寵兒們,猶如大觀園裏的十二金釵,各有特色,在時尚界占據一席之地。

從最早用來收納物品的包袱,到如今更注重裝飾功能的包袋,女人們與包結下了不解之緣。如今,世界範圍內知名女包品牌“大觀園”裏,包界十二金釵挺立時尚潮頭,各領風騷。

大觀園裏最尊貴的姑娘,非大小姐元春莫屬。正室所生,血統純良,一朝貴為王妃,為賈府帶來“烈火烹油,鮮花著錦之盛”。包界的“元春”非愛馬仕莫屬,無論是數萬元起價的Birkin,還是以摩納哥王妃格蕾絲·凱利命名的Kelly,都是高貴奢華的代名詞,“一包難求”。

能配上清冷孤傲林黛玉的,恐怕唯有Chanel。特立獨行的Coco小姐用傳奇的一生造就了自己的時尚帝國,其鏈條包被譽為女人們今生最想擁有的包。之後的Classic Flap和Le Boy也迅速風靡全球。雖價格不菲,眾多時尚達人仍趨之若鶩。

提到孤僻的林黛玉,就一定要說下豪放的薛寶釵。寶姐姐的才情、德行獲得賈府一眾男女主仆點讚,一如LV在時尚界的地位——不出眾卻不可或缺。不張揚的老花和棋盤格紋,男女皆可,老少鹹宜;5千至5萬元不等的價格,滿足各階層消費者的奢侈品夢。雖榮登“爛大街”大牌榜首,但人家這叫“生得不凡、爛得光榮”。

在大觀園,“惡魔”是鳳姐的名牌:精明強幹,霸氣側漏,一個眼神足以秒殺一切,略施小計就能陷對手於萬劫不複之境。這就是包界的Prada,即使一款尼龍防水背包,也秒殺時尚界。如果說Prada是鳳姐,miu miu便如巧姐一般,身為Prada子品牌,雖尚未躋身一線奢侈品牌,但係出名門,子貧母貴,正如這對母女。

鳳姐自是精明能幹,但與有“玫瑰花”諢名的探春比起來,還差一個級別。眾釵之中,也隻有她遠嫁番邦作王妃而免受賈府沒落之累。Dior就如探春一般,聲名起源上世紀90年代希拉克夫人向戴安娜王妃贈送的Lady Dior,以華美卻不俗著稱。

惜春若生在現代,一定是藝術家:家底殷實,性格孤僻,出離塵世隻專注於繪畫。這種另類的不羈,正是Fendi給人的感覺。這個以毛皮製品起家的品牌,雖飽含濃濃的藝術氣息,但卻也給人一種高冷的感覺。

以布袋暢銷的Gucci,是折扣店的常青款,但又在時尚界登堂入室。這麼典型的“小姐身子丫環命”,唯有妙玉是也。正如大觀園中眾人對妙玉涇渭分明的好惡,“甲之蜜糖,乙之砒霜”,也是時尚界給予Gucci的評價。

對妙玉評價不甚高的大奶奶李紈,因年少守寡,雖處於膏粱錦繡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生活就是永恒的重複,這種以不變應萬變的風格,像極了百餘年來以格子走天下的Burberry。

談YSL這個品牌,不得不說說其創始人伊夫聖羅蘭。這位少年天才對美和時尚有著異於常人的敏感,大麻、酒精和同性取向纏裹著他的人生,但這並不妨礙他的成功:17歲在巴黎服裝界脫穎而出,21歲成為Dior首席設計師。放眼大觀園,除了醉臥芍藥圃的湘雲之外,再無第二。

國人接觸最早的奢侈品牌華倫天奴,因為品牌先後被3個家族使用及授權,品牌價值被重創。曾經的王室品牌,瘋狂地過度消費,說的不就是大觀園裏的“二木頭”迎春嗎?

巴黎世家那綴滿金色、銀色圓扣的長方形扁手袋,乍一看真沒啥特別,用過後卻倍感妥貼:容量大,質地輕盈的小羊皮,亮漆處理效果,所有拉鏈均配有係繩,隨手一拈就OK。如此窩心的嗬護,在寶玉眼裏隻有秦可卿了。(支點雜誌2015年5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