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社會調查法
社會調查現在已經成為一項專門的應甩技術,它是獲取信息的重要手段,主要內容有以下幾個方麵:
①區域普查。這要求企業家對某一市場經濟現象做全麵調查,凡涉及調查對象的元素一概進行調查。優點是所獲信息準確,缺點是工作量大,耗時費錢。
②重點調查。這就要從被調查對象中,選擇一部分重點單位進行調查,這些單位數量雖然較少,但在市場總體中卻占到一定的比重。這種方法能使企業在信息獲取上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③典型調查。即選擇調查樣本總體中具有代表性的個別或極少數典型進行調查,然後由此及彼,從個別到一般,獲得對總體的認識。雖然省錢且效率較高,但認識結論的誤差也往往較大。
④抽樣調查。根據隨機原則,在全部可能調查的對象總體中,按一定的規則,抽取一小部分做為樣本進行觀察,從而推測出總體指標和平均水平。最好在誤差要求較低時加以采用。
⑤現場調查。信息人員利用參加各種會議、參觀展覽、看電影、串商店、逛公園等等活動,捕捉有價值的信息。市場試銷和向中間商了解市場行情,也可以說是現場調查的良好形式。
(4)專家谘詢法
又稱德爾菲技術。當企業確定了所需信息的目標後,就可以擬製谘詢表,發給有關專家,由專家發表自己的看法,然後反饋給信息調查人員。在對專家的反饋意見整理歸納之後,將結果第二次通報給各位專家,征求他們的評價意見。如此反饋修正三至四次,就可以收到有關某一專題的專家的預測信息。國外對這一方法的研究應用已十分成熟,國內目前有所借鑒,但普及程度尚低。
(5)訪問談話法
主要途徑有三:第一,信訪。即以信函、調查表信函的方式獲取信息;第二,麵談。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通過麵談從專家或知情者那裏獲取信息;第三,詢問。采用電話工具,同專家知情者通話,了解和獲取有關信息。
(6)智力激勵法
這是美國創造學家奧斯本發明的一種創造力開發方法。其具體做法是:會議主持人出於某種信息調查目的召集會議,但不說明會議的明確目的,而隻就某一方麵的總議題,要求與會的專家無拘無束地自由發表意見,會上不允許對別人的意見提出反駁和批評。會議的主持人不發表意見,而是在冷靜客觀的傾聽中,有目的地吸取自己所需要的東西。與此種方法相反,近年來又有所謂“反向智力激勵法”問世,會議中大家可以圍繞所議課題自由討論,互相展開批評,最後從中發現最具有價值的有用信息。
(7)挖掘企業內部信息資源
企業職工是企業內部最有潛力的挖掘對象,尤其是那些與顧客或客戶直接打交道的職員,最可能提供對企業有價值的情報。另外,企業的會計帳目和銷售記錄,也能作為一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