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管理者,在員工內樹立一個榜樣,往往能夠引導員工的正確的取向。然而,如何才能確定最佳的“榜樣”呢?心理學專家認為,每個人都有不服輸的特性,不想落在別人身後。如果管理者能夠利用人的這一項心理特征,以競爭促榜樣的產生,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有了競爭,就可以激勵員工的積極性,開發參與者的爭勝意識。管理者可以參照這個原理,實行“競爭榜樣”,在組織或企業內部設計形式多樣的競爭機製,從而促使員工在良性競爭的環境中自覺成長和提高。
這是發生在通用集團中一個真實的故事,集團的某個生產部門,經理很能幹,但是他手下的員工卻總不能完成生產指標,問題出在哪裏呢?經理也很疑惑。於是,集團高層派一名工作人員前往,幫忙改善這裏員工的工作狀態。
工作人員剛到,恰巧夜班員工來上班。工作人員問白班員工:“你們今天做了多少個單位的工作?”“7個。”工作人員聽完回答,在車間的背景板上寫了一個“7”。
夜班人員看到這一幕,不服氣地想:“我們一定要超過白班員工。”他們抓緊時間工作,下班前,一個大大的“9”神氣活現地寫在背景欄上。
部門的工作效率開始高了起來,工作人員又將白班和夜班員工工作最努力的那個人樹為學習榜樣,將他們的照片貼在車間內最顯眼的位置。不久,這個一度落後其他車間的部門業績竟然在整個集團內名列前茅,受到公司嘉獎。
哈佛商學院博士羅納爾說:“激起競爭就是勾起勝過對方的欲望,在競爭中可以激起員工內心的自尊和鬥誌,有了潛在的對手,員工就會更加努力想要勝過對方。”
通過競爭機製樹立最佳的“榜樣”,能夠讓員工在潛意識中積極地應對下一輪競爭,以爭取自己能夠取代“榜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競爭機製要講究公平。競爭容易導致不公平的產生,比如暗箱操作等等。樹立榜樣是一件好事,隻有公平競爭才能夠取得好的導向作用。
(2)提高員工積極性。工作中,員工的積極性十分重要。隻有充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競爭機製才能起到作用。適時給予物質或精神獎勵,讓員工體會到榮譽感和滿足感,自然會熱情參與進來。
(3)設置的榜樣方向應具有明顯的導向性。榜樣的作用就是要在員工內引起效仿、學習的熱潮,所以,設置榜樣的方向要明確,要起到正確導向作用。
激勵是人力資源管理中一種重要方法與策略,要想將企業整體目標轉化成為員工個人目標,提高工作效率,就要運用激勵法則,而樹立榜樣則是其中的一種。如果管理者能夠將競爭引入到激勵中,便會有不一樣的收獲。在競爭中確立榜樣,不但能夠激勵“榜樣”本人,而且能夠帶動全體員工去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員工的工作動機和工作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