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八、劉永富:扶貧工作要處理好四個關係(2 / 3)

[劉永富]:再一個,在工作中我們要處理好四個關係。既要打攻堅戰,在2020年以前向貧困宣戰,也要樹立長期作戰的思想,我剛才已經講了,要打持久戰。二是既要解決突出問題,比如水、電、路、房還有信息化這樣的基礎設施,還有教育、衛生、文化這樣的公共服務,同時還要發展特色產業,扶貧最根本的還是要有產業,改善基礎設施、提高公共服務,最終是要發展產業,我們培育特色產業,像通過旅遊這樣的產業來扶貧。但是更要從機製上改革,通過解決突出問題來帶動機製創新。三是中央和地方的事權關係,哪些事情應該中央來做,哪些事情比方說涉及到區域發展的一些大的方麵,這就要由中央來做了。地方要到村到戶,涉及到區域發展的高速路、鐵路,交通、水利的中央來做,所以我們現在有14個連片特困地區中央要來做大計劃,像我剛才講的那些品牌,地方要到村到戶,把政策落實到每一家。再一個就是輸血和造血的功能,首先扶貧先扶智,脫貧先重教,要有內生的動力、發展的活力,因為這些地方致貧原因不是一個方麵的,而是多方麵的,所以各個方麵還要幫助他,政府、企業、市場、社會大家都要幫助他,所以處理好這麼幾個關係。

[劉永富]:再一個是做好五個重點工作:一是建檔立卡,就是摸清底數,我們現在有8000多萬貧困人口,這是一個宏觀數字,我們要把這8000多萬人的情況摸清楚,因為什麼原因致貧,我們準備采取什麼樣的措施幫他扶貧,誰來幫他扶貧,扶貧的效果怎麼樣,我們要進行一次調查,建立檔案和卡片,落實幫扶的責任,並且把它留在計算機裏,實現信息化的、動態的管理,每年搞一次。從而增加公開性、透明度,我剛才講的那幾個品牌如果需要貸款、需要補助、需要搬遷,你是不是貧困人口,是就可以。二是組建駐村工作隊,雖然名字不一樣、做法不一樣,但是很重要的一個任務就是扶貧,我們要把這個規範起來,推廣這方麵的經驗。如果從機製上改漫灌為滴灌,扶真貧,真扶貧,駐村工作隊就是管道,要靠這個來幫助做。三是增加資金的投入,資金的投入有幾個方麵。一是各級政府都要加大對扶貧資金的投入;二是要調動金融的資金;三是調動社會的資金。四是要推動社會的扶貧工作。我們現在社會扶貧工作很多民營企業、社會組織甚至個人有了這個力量,因為有的都先富起來了,他們也願意做一些好事、做一些善事,但是我們政府如何把他們組織起來、組織好,形成一個大扶貧的格局,不能政府一家唱獨角戲,所以我們還準備考慮設立一個全國的扶貧濟困日,廣東做了這個事情,已經做了三年半了,很有效果,最主要的是要培養社會扶貧濟困的意識,幫一把窮人。五是我剛才已經說過的,我們要加大14個片區的規劃實施,改善他們基礎設施的條件,提高公共服務的水平,為他們加快脫貧的步伐創造好的條件。總理向全國人民,甚至是向全世界莊嚴宣布,要繼續向貧困宣戰,我們作為國務院扶貧辦怎麼辦,我們有以上的考慮,還可以進一步征求社會各方麵以及網友的意見,我們共同來把這個硬仗打好。

[主持人]:扶貧工作開展了這麼多年,我們有關人員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從感覺上來說貧困縣的數量一直沒有減少,今天也特別想問問劉主任,您覺得原因何在?另外現在有一些個別的貧困縣不太願意摘帽,我們如何鼓勵他們能夠摘掉貧困的帽子?

[劉永富]:這個問題社會上非常關心,最近問我的還不少。首先我要說明一點,貧困縣是中國政府脫貧戰略、減貧戰略的一個重要措施,它有它的積極作用。就是哪個地方窮瞄準它,把它選出來,把政策和資金向那個地方傾斜,它發揮了很大的積極作用。數量隻增不減這是個事實,我們80年代是331個縣,到了本世紀,2000年前後搞到592個縣,現在是832個縣,這個主要是提高了標準。另外,我們國家發展比較快,也有這個能力把工作麵做得更大一點,以前沒有能力,國家一開始隻有幾個億的扶貧資金,現在我們綜合扶貧的資金有幾千個億,專項的有幾百個億,力量大了。這是數量的問題。再一個,當然因為有了貧困縣的這個帽子,有了這個成份,他除了這些扶貧的資金外還有一些相關的資金支持。比如說修路,其他的地方一公裏通村公路補助20萬,他可能就補助30萬,他有了這個身份以後可能就有資格享受,各個部門又很支持扶貧工作,所以又出台了很多扶貧政策,所以他也確實不想脫,這確實有一個導向問題。但是這個事情是兩麵的,想脫不想脫是一回事,脫不脫這個帽是另外一回事情,這就是我們政府的任務了。當然我們一直在做這項工作,也不像有同誌認為的隻增不減,那是總量上的任務,但是實際上在2000年前後,東部發達地區就減了33個貧困縣,但是沒有貧困縣了,不等於說它沒有扶貧工作了,東部省份還有自己的省級的扶貧縣,差不多每個省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