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五十八、劉永富:扶貧工作要處理好四個關係(3 / 3)

[主持人]:就是我們摘掉貧困縣的帽子,但是我們還有扶貧的工作還在做?

[劉永富]:對,東部地區有的還有省定貧困縣,這是第一次摘帽。第二次摘帽就是2011年的時候,提高了標準以後,我們就把一些什麼百強縣、小康縣這樣的縣,當然也是有數字、有標準的,調出來了38個,省內進行了一些調整,也是在做,但是做得還不夠、還不好,做得不夠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關心支持比較多。現在有反應說,貧困縣蓋大樓,搞形象工程,確實是有,主要是因為這些資源集中在了縣城,比方說縣城的重點中學建得很好,各鄉鎮的學生都去讀,把縣城的房價都帶起來了;縣醫院也比較好一些,鄉鎮醫院有的連一個大學生都去不了。就是資源都集中在縣城,但是農村還很貧困。

[主持人]:分配不太均。

[劉永富]:沒有把資源用到窮人身上、用到基層去,有這麼一個問題。再有一個問題就是平均數掩蓋了矛盾,這個縣裏麵平均收入五、六千了,但是仍然有一部分人還是在貧困的狀態下,平均數掩蓋了矛盾,所以我們老百姓有一個說法:一個張百萬、一個窮光蛋加起來平均五十萬,兩個人確實平均五十萬,但是另一個人確實沒有錢。所以下一步我們還是要研究這個問題,我想扶貧有一個過程,我們都要有一點耐心,問題要解決,也要有點耐心。那麼它解決起來有一個過程,我想目前還不是說著急著要退,目前要把扶貧的工作紮紮實實做好,做出成效來,也感謝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心,也請大家理解。

[主持人]:現在大家也非常關心扶貧資金的走向問題,前段時間有媒體也報道出來,個別地區有挪用扶貧款項的情況,我也想聽聽劉主任,您對我們未來扶貧資金的監管是怎麼來考慮的?

[劉永富]:扶貧資金被挪用、被擠占的情況確實有,有的還沒有發揮效益,在賬上趴著的也有,大家對這個問題的關心我是非常理解的。因為扶貧款是給窮人辦事的,哪怕幾千塊錢、幾百塊錢、幾塊錢、一分錢也不能挪動,對它就應該是零容忍,容忍度比較低,就應該是這樣的。我認為社會的輿論、群眾的心理我是完全讚成的,確實有挪用的情況。去年審計署審了六個省19個縣,查處違規資金2.4億多,這裏麵多數是趴在賬上的,有少量被擠占挪用的,也有少量是被揮霍的。我們和財政部和地方政府抓了這個事情,目前到2月底已經糾正了2.1億,糾正了92%,還有2000萬我們計劃在今年上半年全部整改到位。而且我們19個縣處理了137個人,基本上都是一些基層的鄉鎮幹部,80多個,扶貧係統有十幾個人,有關部門有二十多個人,加起來137個人受到了處理。但是你處理了這個,錢還是浪費了,就是財政拿錢補上,那財政的錢從哪兒來?還是人民的錢嘛,損失還是有一些的。有一些是幹了事的,有的是沒幹事。這個問題首先是有製度的問題,製度的不合理性,有管理的問題。製度的問題主要在什麼地方呢?中央管得太細,有的甚至管到了項目。因為資金總量不大,撒胡椒麵,給的錢都不夠,買一瓶礦泉水五塊錢隻給了三塊錢甚至兩塊錢,這個事辦不成,辦不成兩件事合起來辦,一審計不合規,這個錢不夠在賬上趴著又不對。所以這個事情我們下一步要研究,要給地方統籌的權力,要改革,中央不要管得太細,要由地方來統籌。比如說你多少用於基礎設施、多少用於公共服務、多少用於貸款貼息、多少用於上學補助,有一個大的比例,有一個籠子,讓地方來做,允許他調劑,哪個地方幹事幹得好、幹得多就多補一點,不幹事的少補一點。

[劉永富]:再一個,製度再合理也有一些抱有僥幸心理、鋌而走險幹一些不該幹的事情,見錢就眼紅的人,針對這樣的人我們要加大查處力度,發現一起查處一起,不姑息、不遷就,並且把它曝光。雖然是少數,但是它影響很壞。我們大概有這麼一些考慮,現在財政部和國務院扶貧辦正在研究下一步資金改革的問題。這個資金的改革第一還是要增加總量,要辦的事情很多、錢有限,用出花來也不行,我們當然提倡少花錢、多辦事,但是你總得有一定的規模才行;二是擴大地方統籌的權力;三是嚴格監管。主要是有這些考慮。

[主持人]:非常感謝劉主任今天接受我們的采訪,也感謝廣大網友對本次訪談的關注,謝謝劉主任。

[劉永富]:謝謝主持人,謝謝網友。

[主持人]: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