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6 顧客中心化為上策(1 / 1)

■李玉傑

我們經常談論商業模式,但到底什麼是商業模式?對於服裝行業而言,事實上就是回答一個問題——你是如何滿足顧客需求的?

美邦的經營模式可以概括為“虛擬經營+代言”,即便“生活體驗館+美邦App”提出已經2年了,但顯然未成為主流。美邦是如何滿足顧客需求的?答:設計產品、外包加工,在以代理商為主的店鋪中銷售,不斷推出形象代言人,並冠名綜藝節目以提升品牌關注度。

現在我們打算把“在以代理商為主的店鋪中銷售”替換為“在體驗店中以App網購的方式銷售”。但這樣你真的覺得就是轉型了?就可以突破連續三年虧損的困境了?我預言美邦看似高大上的“O2O轉型”一定會碰壁。

原因很簡單,首先,這個所謂突破並算不上真正的突破,產品中心化模式依然是美邦的一貫模式。其次,當我們談及“滿足顧客需求”時,意味著我們要先“了解顧客需求”,“生活體驗館+美邦App”真的是美邦顧客的需求或者潛在需求嗎?美邦顯然並不知道自己的顧客需要什麼。

傳統服裝行業發展到今日,可以說99%以上企業的戰略與美邦一樣,都是“產品中心化”,突出表現就是企業以產品為核心。所有戰略優勢都基於產品以及其背後的產品專家,部門和小組圍繞產品而設立,創造新品或賣出現有產品的能力,決定了員工獲得獎勵的多寡。從長遠看,企業應注重強化產品係列,並不斷找到新的擴張途徑,品牌被認為比顧客具有更大的價值。

美邦連續三年的虧損,就已經在告訴他們,戰略已經落後於時代了。環境永遠都處於變化中,如果你們的意識和戰略不隨之改變,被淘汰是必然的,不論你體積有多大,想想諾基亞。事實上,公司內部層出不窮的問題,以及外部呼嘯翻滾的危機都是表象,隻是企業落後戰略的必然結果。如果我們在一頭紮進問題的漩渦之前,沒有解決根本的方向問題,那麼隻會被泥沙卷裹著沉入海底。

我們應該如何走出困境呢?顧客中心化。顧客中心化是一種戰略,是將產品和服務的研發及交付,與一部分選中客戶的當前及未來需求相結合,從而使這部分客戶對公司的長期經濟價值最大化。從根本上理解,並非所有顧客都是一樣的,要致力於找出那些最重要的顧客,並甘願投入大量資源。不僅要了解這部分客戶想要什麼,還要交付他們想要的東西,從而創造一個穩定的、有利可圖的、利潤大於以往的未來。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O2O是否將成為中國傳統服裝企業突破困境的良方?答:不是。還是以美邦為例,未來通過不斷試錯,體驗店的數量將不會再盲目增長,邦購網和App終將被發現是“雞肋”,第三方電子平台(天貓、京東)終究繞不過去。移動電商看似是突破口,但增長幅度依然低於平均水平。如果美邦脫離戰略層麵的提升,而一味進行所謂的“O2O轉型”,最終的結果與不轉型沒有太大區別。

不知美邦的所有者是否會真的在內心喊出“我拿什麼拯救你?我的美邦”,但它真的需要被拯救了。即便現在自營店特別是ME&CITY有逆勢增長的表現,但對於美邦而言,比例實在太小了。如果O2O轉型最終成為美邦的第二個奇跡,那我隻能說,命運之神真的很眷顧。

歸根結底,隻有解決“滿足顧客需求和潛在需求”這個根本問題,才是傳統服裝企業脫胎換骨進而破局的唯一出路。沒有“顧客中心化”意識和戰略實施的服裝企業將在隨後的競爭中被打敗。確切地說,不是被打敗,而是被“邊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