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慶祥
滑鐵盧戰役之前,拿破侖兵分兩路,自己帶領三分之二的軍隊去迎擊威靈頓統領的聯軍,另外三分之一交給副帥格魯希,任務是追擊布呂歇爾的普魯士軍隊。
格魯希按預計方向追擊普軍,卻始終沒有發現敵人。第二天早晨,正在吃早餐的格魯希聽到遠處的炮聲,就是否支援征求大家的意見。副司令熱拉爾急切地要求“立即向開炮的方向前進!”第二個發言的軍官也讚同說:“趕緊向開炮的方向轉移,隻是要快!”所有的人都認為拿破侖已經發起了攻擊。格魯希非常不快地說:“在皇帝撤回成命前,決不偏離自己的責任。”軍官們絕望了,大炮聲卻在這時不祥地沉默了下來。
拿破侖的軍隊和威靈頓的聯軍提前在滑鐵盧相遇,雙方激戰,旗鼓相當。這時,隻要一方有援軍就可以包圍另一方,從而就能取得決定性的勝利。由於格魯希固守拿破侖的命令,準備追擊布呂歇爾,所以沒有及時支援,拿破侖兵敗滑鐵盧。
此前,格魯希戰功無數,是一位常勝將軍,但僅僅因為一次致命的決策失誤,就葬送了整個戰爭。然而,如果在拿破侖和格魯希之間有一部電話,那麼戰爭的曆史就會被改寫,這種錯誤也就可以避免了。
科特勒認為,無論是軍隊作戰、企業管理、產品銷售、政府管理,還是公共事業、公益組織的管理都有很多相似之處。所有的管理之中,對信息的收集、分析、加工、傳達等都占有很大的比重。
所以,信息技術的變化勢必影響到管理變革。但實際上,隻有很少的行業、很少的管理者意識到信息技術對管理、選人、用人的巨大影響,並做出相應的調整。大部分企業無論是組織方式,還是管理理念都還停留在前互聯網時代。
為什麼是扁平化?
如果拿破侖和格魯希能及時通信,拿破侖就可以指揮格魯希,不用他在遠程根據推斷進行決策。信息技術會讓信息更分散,讓權力更集中。現代企業,高層領導都異常繁忙,他們的時間被密密麻麻的會議全部占領。信息層層傳導,但最終還得由大領導拍板。
另一個方麵,組織卻在瘋狂膨脹,管理崗位多得嚇人。
道光年代,中國大約有4億人口,全國的文官總數約有11316個。現在一家大型公司的管理者數量都遠超清朝一個帝國的官員數量。公司雖然隻有“經濟指標”這一項任務,但其涉及的決策、選擇和管理任務比農業社會的一個國家還複雜。
企業的領導崗位是因分工和規模產生的。智能型組織是企業解決複雜性的一種主要方案,公司需要戰略,就設立一個戰略部;需要合作就設立一個對外合作部等。要命的是,這種擴張幾乎是無窮盡的,而且組織還會形成縱橫交錯的嵌套。比如,公司有公司級的競爭對手分析部門,產品線、區域銷售部都會設置自己相應的部門,具有無窮的擴展性。
一個工人生產一塊香皂,兩個工人就生產兩塊。如果是智力工作者就不存在這種疊加性。兩個人為同一目的寫代碼隻能用一份,一百多人搞戰略也未必有一個人搞得好。這個道理十分淺顯,但真正明白,並且避免了智力工作庸常設計模式的公司還尚未出現。
其情形就像早年網絡把計算機連接在一起,人們說信息直接在屏幕上傳閱,方便快捷,可以無紙辦公。而事實則是由於計算機、打印機、複印機的組合,我們要用比前計算機時代多得多的紙張。直到現在,也就是二十年後,人們才逐漸習慣在計算機上看信息,不是打印成紙張。
“扁平化”管理方法已經成為一個被大多數人推崇和認可的口號,而實際上僅僅停留在口號層麵上,根深蒂固的習俗讓人們固守傳統金字塔的管理模式。例如,越級彙報或者溝通信息在現在絕大多數組織裏是一種禁忌。上級領導還是習慣於藏匿一些本可以公開的信息,通過信息不對稱鞏固自己的地位。
通常,我們認為扁平化的組織更適合創新,而傳統的等級森嚴的組織執行力似乎更強。各種管理都有一個共同的職能,就是建立秩序,如果沒有秩序,亂哄哄的一團,組織合力就不強。而建立秩序有很多手段,比如賦予領導權威,下級不能越權彙報,從上到下的單向考核製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