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白石洞座落在虎形山,所以虎形山很少有人走,山道的二邊荊棘眾生,就象一個大文豪所說的那樣,世上本無路,因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而虎形山則是原本有路,因走的人少了,路都不成為路了。
老校長沿著山道七彎八拐的走到了半山腰,山路二旁的茅草灌木也越來越高,漸漸地擋住了就要落山的太陽,山道陡然暗了下來。老校長擦了把汗,看著路邊不遠的山坡上一間小木屋,隱隱約約記得剛才走過去有看見過,怎麼又遇上了?老校長上了心,用腳將路邊有茅草踏平了一小片,又繼續趕路。當他再次看到半山坡大樟樹下的小木屋時,又在路邊看見自己用腳踩過的一片茅草,知道自己又回到了剛走過的路上了。
“鬼打牆!”老校長在心中暗暗叫聲不好。但也很快就鎮定下來,老校長畢竟是經曆過舊社會的老知識份子,知道一些風俗傳說。他聽說過“鬼打牆!”,也聽說過用童子尿、舌尖血可以破“鬼打牆!”,這裏童子尿是沒有了,舌尖血還是有的,老校長咬破了自己的舌尖,用食指將舌尖血抹到山道上,然後又開始上路。
老校長不會迂腐認為“鬼打牆”是因為人在迷路的情況下,因為兩腳邁出的長度差異,而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打圈。這種情況在一望無際而又沒有明確道路的地方也許會發生,象在這種山道或有明確的道路上發生的“鬼打牆”是完全無法用這種說辭的,因為人邁腿二腳的距離會有偏差,當偏差超出了道路難道走路的人會不知道?難道原有的道路也會偏差打圈?這當然不會,所以,在東北就有黃皮子作祟之說。
老校長一陣急趕,額頭已隱隱見汗,當他再次看到山坡上的小木屋時,心頓時涼了半截。抹了舌尖血也沒能破了“鬼打牆”,老校長放下籮筐,將籮筐裏拜祭用的香燭拿了出來,先點燃一柱香,對山一拜,口中喃喃有詞,然後插在路邊,“一柱引路香,引來土地指方向”。然後又點燃三柱香,插路中間,又從籮筐裏拿出紙錢,燒了三堆買路錢,再狠心用力咬破舌尖,將舌尖血抹在路上,可他抬頭一看,三柱香的煙,筆直的直衝天空,沒有絲毫飄散。老校長的心沉入冰窟,涼透了,這“鬼打牆”是直接讓他升天的節奏。
老校長看著山坡上的小木屋,也許這個木屋是人守山時住的,如果運氣好的話,說不定裏麵會有人,有人就好辦了,老校長想。於是,他決定先去小木屋看看,實在不行,至少可以小木屋裏暫停一晚,“鬼打牆”在雞鳴五更天自然也就破了。可當他往前走二步時,眼前空蕩蕩的,小木屋突然不見了,眼前隻有一條山道飄在灰蒙蒙的霧氣裏,老校長感覺霧氣越來越重,並且沿著山道緩緩湧動,四周的樹林也刹時不見了,全是灰蒙蒙濃霧。老校長趕緊往後退,退出濃霧之外,四周又恢複了原本的模樣。老校長決定往回走,可回頭一看,來時的路也不見了。
濃霧象有意識一樣,沿山道壓過來,在老校長燒香的地方停頓了一會,那三柱筆直的煙柱象承受不了濃霧的重量,竟然被壓彎了,濃霧也開始一點一點浸過三柱香的地置,向老校長壓過來。
老校長見燒的三柱香還起了一點作用,就不管三七二十一,將籮筐裏的香燭全部點燃,插在四周,將自己團團圍在中間,不管它有用沒用,能拖到什麼時候就什麼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