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湘市的南效,湘水河邊,有座獨立的小院,小院裏栽滿了各種花木,滿院葳蕤,綠樹成蔭。
這就是科大老校長的家,幾年前,老校長從科大退休之後,他拒絕了科大給他安排的房子,搬到這個小院居住,每天種花栽草,也是怡然自得。可昨天科大金融係劉主任的電話打破了他生活的寧靜。聽到劉主任的電話之後,老校長站在窗前,望著遠去的湘水,陷入了沉思。
那是四年前的一個晚上,春節剛過,老校長聽到一陣敲門聲,當他打開門看見那張三十年前的一張臉時,感到一種無法言語的震驚。他苦苦尋找了三十幾年的人就站在自己的眼前。
三十前年,老校長做為反動學術權威、地富反壞臭老九,下放到湘西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老校長下放的地方叫白石寨,寨子後麵有座山叫虎形山,山上有一個山洞,叫白石洞。白石寨因白石洞而得名。
相傳白石洞中有一虎形奇石,曆經千萬年,已修練成仙,經常化身一老者行走人間,行雲布雨,救難濟危。所以白石洞成了遠近苗人心中的禁地,虎形山也成了當地的聖山。每逢苗年、四月八都會有苗人來拜祭。
苗族是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相傳其祖先可追溯到蚩尤部落。蚩尤率東方九黎族人及風伯、雨師和誇父族人與黃帝部族大戰於涿鹿,黃帝已應龍、女魃為將與之對戰,最後在九天玄女的的幫助下,用《陽符經》中“天一在前,太乙在後”而演化的“天一遁甲陣”,大敗蚩尤。蚩尤在此戰中,被俘身死。其九黎部落族人被迫南遷,退居荒蠻,成了苗人的祖先。
苗族主要分布在華夏的湘、貴、雲等省境內,自稱“達木”或是“達吉”。如果按服飾分則稱為“紅苗”、“花苗”、“白苗”等,而按接受外界同化程度有分為“生苗”、“熟苗”。
白石寨是“熟苗”居住區,民風強悍卻質樸,對老校長這種有知識、有文化的老人很是尊敬。小輩們見了老校長都會尊稱他一聲“阿打”,年長的都親切的叫他“把秋”。
老校長在寨子裏,平時除了偶爾跟在年輕的“得那”後麵狩獵之外,大部分時間都會在寨子的吊腳樓裏教一群小孩識字,因為老校長是整個寨子甚至是整個縣城中文化最高的人,當老校長剛下放到白石寨時,白石寨就全體一致同意讓老校長教寨子裏的小孩識字。所以,老校長在白石寨還是比較清閑,雖然生活清苦了一些。平時有事沒事的,隻要寨子有事,都會叫上老校長搭把手,說叨說叨。
這年的四月八,白石寨的老“阿打”和老“阿達”商議,要在四月八這天去白石洞拜祭,今年是白石洞十年大祭,以前這天都是熱鬧異常,人們都會從四麵八方湧到白石寨,在白石洞外搭祭台對洞中奇石進行拜祭,到了晚上更是篝火通明,人們載歌載舞,這天也是白石寨最熱鬧的一天。但這些在當時還是屬於封建迷信,所以寨子中幾個老人隻能偷偷地去拜祭,拜祭的三牲、紙錢、香燭也都要偷偷的準備,祭台沒有了,篝火自然也是沒有了。而拜祭物品也必須去幾十裏地的縣城采買,所以必須要一個能幹而且又可靠的人,他們認為老校長是最合適的人選。首先,老校長見多識廣,去縣城采買祭品應該是沒問題,更重要的是老校長是下放到白石寨接受貧下中農再教育的反動學術權威、地富反壞臭老九,和他們這種封建迷信活動來說應該是一條心,至少不會去出買他們,所以他們很放心的將事情交給了老校長。
老校長當天就進了縣城,采買的效率也是很高,為了不引起別人的懷疑,他東家買支燭,西家買支香,買齊了,然後放在籮筐裏往回走。
從縣城到白石寨都是逢山過山,遇水過水的小路,雖然老校長早過了知天命的年齡,但身體還很不錯。東西也不是很重,一路輕快,在傍晚時分遠遠的就看見了虎形山,老校長決定走近路,翻過虎形山的半道山梁就到了白石寨,寨中的“阿打”、“阿達”們會在虎形山後麵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