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龍出水又名出橫拳,但兩者又有區別。兩名詞的動態形勢的最終落勢定架是一樣的,但是一個是簡練,一個是繁練,簡練者叫做出橫拳,繁練者叫做青龍出水。
青龍出水練時帶疾步、踐躥,其過渡動作有野猴尋路或叫騎馬問路,最後是踐躥落式動作。
出橫拳單練沒有疾步、踐躥及其過渡動作等,隻有輕步站勢直接往前豁著打出橫拳而已。
青龍出水整動結構性強,節節貫通,一氣嗬成,動作多,戰線長,但組織緊密,沒有停頓的地方,雖可分成幾個階段,但中間沒有停留,即便是銜接處也要一氣嗬成。
青龍出水的運行路線是直線性向前追擊的,從疾步緊逼到馬踏虎踐式的追趕,一路風雨雷電打的都是緊板,沒有絲毫怠慢。在追擊的各個階段始終沒有閃空的地方,沒有給對方可以借機、借力、借勢的姿勢和身法,從一開始就占有防禦的優勢,並在積極的防禦中強行進攻,使對方防不勝防,隻能節節敗退,這就是這把拳區別於其他拳法的最要標誌之一。另一方麵,就是動法之間變化多端,每動的變化以及本身的周延變化和動動之間變化的延伸,聯合形成了一個進擊和防護的網絡,可在適時、適勢、適機的情況下隨心所欲。
從青龍出水一下勢的疾步反撩中,可以看出它的特殊招法,除以上簡述的用法以外,還包括著向外反撲的技法。如雙手反撩格開對方的雙手,隨勢也可以反按對方雙小臂,進而使用雙推把。如是低勢,反撩格開對方雙小臂後,趁勢可以使用倒布袋,也可以使用葉底偷桃。雙手撩開對方雙臂,又可以反勾其雙小臂,使用中門頭,也可以使用黃鷹掐嗉,還可以托開其一臂,趁其不備轉過肘部使用抹脖,也可以使用落肘。若對方高大、進攻又猛,我雙手反撩時接對方雙肘,雙手撐直後倒,可使用海鴨浮水。如此等等。
從青龍出水騰空踐跳中可以看出,淩空撩起時我手指所向,若對方接我手,我手臂上揚可使用頂肘,也可以使用搓把單把。若對方接我雙手,我雙手帶對方提起雙手,下肢使用黑虎出洞。若對方貼身,我步向轉換,趁勢使用下把背。若對方逃跑,我可以使用連環腳或浪裏踢球。對方若硬接我雙手無逃脫之意,我則使用鷹捉把,下肢使用卷地風,還手可以使用單護抱頭。我跳起時手指所向,對方若強行接手,我則使用落山劈或大劈小裹;對方若閃開空隙,我又可以使用扼喉;對方若反抗,我可老婆端燈。
青龍出水出手橫拳無敵家,此時的橫拳其實是雙橫拳,用弧形上豁的勁由下往上抄打,不是直推用力。這種抄打對內髒的傷害比較重,低勢打襠,中勢打小腹或胸腔,高打扼喉。青龍出水為係列動作,其中藏有幾個有殺傷力的甚至是絕活的招數,每一動都有不同的用法和打法。如落式最後一個動作不隻是豁打,豁打是在對方無防備時使用的,而如果對方有反應就應更換用法,一手格擋、一手進擊,或一手晃要、一手進擊。
四、學習青龍出水時的注意事項
1 忌四梢不發動。防止呆頭呆眼,走神失神。
2 防止手齊腳不齊。應注意一到齊到,手到腳也到,眼到手也到,氣到力也到,周身動作都要達到標準姿勢的要求。
3 空中的跳躍動作,手指所向、手臂是直線朝前的,落式時隨身體墜落而低下,空中姿勢梢節不可上撓,手臂不可彎曲。
4 空中騰躍落式時,前小腿坡度在80~90度之間,腳尖點地,腳後跟離地,腳踝繃直。前手與腳合,肘與膝,後手貼於後大腿中節處,肘部緊貼於腰彎,肘不離脅。
5 青龍出水打出去,前腳內側與後腳跟在一條直線上,腳尖朝前,後腳尖與中心線呈45度角。打出去的橫拳(一掌一拳)與鼻尖下前腳尖在一條直線上,頭屬陰,眼屬陽,兩眼平視前方,氣沉丹田。
6 空中騰躍姿勢重心中正,不可右偏右歪,要勇往直前,猛衝硬打,後手掌貼於前手臂肘的內側。
青龍出水歌曰:
出手橫拳龍出水,豁鑽斬戰人難隨;
前麵無敵大將軍,後軍敢攆定敗北。